奏响文旅融合“交响曲”
作者:唐妮 责编:李莲     来源:     日期:2020-08-06    

——2020年上半年绵竹市文旅产业发展综述

清晨,走在九龙山风景区绿树成荫的小道上,清风徐徐,优美宁静的山野风光犹如一幅泼墨酣畅的山水画;午后,漫步在玫瑰谷中,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令人沉醉其中;夜幕降临,灯光掩映下的年俗村静谧迷人,古色古香的剑南老街人潮涌动……置身山水绵竹,目之所及是青山碧水、满目生机,耳之所听是鸟啼虫鸣、嘤嘤成韵。

今年以来,市文旅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文旅名城、美丽家园”发展愿景,以文体惠民为宗旨,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文旅产业复苏发展。据了解,1至7月,全市接待游客232.9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9亿元。

旅游回暖 开启产业发展新篇章

坐上小火车、观赏萤火虫、帐篷里面数星星……夏日,距离市区30余公里的清平镇景色迷人,气候宜人。新近打造的露营基地“泡泡屋”“星空屋”“萤火虫帐篷”,引得许多外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感受时光变慢、岁月静好的惬意。

“进入5月后,每个周末都有3000多人来清平游玩,大多来自成都、绵阳、德阳等周边地区,我们的帐篷供不应求。”基地负责人刘光兰告诉记者,自4月初景区恢复开放后,他们通过丰富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疫情防控、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吸引人气,截至7月底,共接待游客9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900余万。

竹篱凉亭、青砖黛瓦、小桥人家……8月5日,记者在九龙镇棚花村5组精品民宿核心区看到,一户户极具川西特色的农家小院间,垂柳依依青蓠满墙,成群结队的游人穿行其间怡然自得。民宿业主付少平家的院子古色古香,不少游客向他打听民宿价格,打算周末带上家人来小住两日。据该村党支部副书记蒋刚介绍,棚花村共有45家民宿,能提供300余张床位,目前入住率已达90%左右。

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指导旅游经营单位复工复产,并按复工复产要求进行验收和检查。为符合条件的2家旅行社退还了服务质量保证金,缓解其资金周转压力。同时,大力宣传中、省、市相关扶持政策,组织企业申请德阳文旅产业发展奖补资金,鼓励他们将疫情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积极培育旅游品牌,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让旅游业为绵竹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文化惠民 滋养百姓幸福生活

7月28日上午,戏剧下乡惠民演出走进富新镇绵远集镇,为村民们表演了折子戏《浪子嫁妈》和《劝夫》,精彩的表演深受村民欢迎。“前段时间因为疫情不能出门听戏,快把人闷死了。如今,终于能在家门口看最喜欢的川剧表演了。”三泉村的李婆婆开心地说。

2020年上半年,我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完成100场社区公益电影放映服务任务、27场“百姓戏剧舞台”送戏剧下乡惠民演出。开展“倡导全民阅读 助力全面小康”为主题的绵竹市“农民读书月”活动,成功举办首届绵竹年文化旅游节暨2020年第十九届绵竹年画节。

同时,市文旅局在疫情期间还积极开展线上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举办迎新春书法美术摄影微展,开设线上文化课堂,先后推送包括戏曲、美术、书法、舞蹈、电影、文学、音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等内容110余条,方便群众随时随地体验分享。搭建“绵竹市图书馆数字阅读云平台”,为读者提供在线查询图书、查询个人借阅信息、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阅读电子图书、在线听书等功能。探索常态化防疫情况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模式,书法、舞蹈、合唱等成人公益性培训班恢复上课,目前已开展公益艺术培训活动30班次。

提档升级 重点文旅项目火热推进

8月3日,记者来到中国玫瑰谷精品玫瑰园看到,工作人员正对新引进的月季品种进行精心培育。而在不远处的月季园北区,大型机械轰鸣,工人们忙碌施工作业,月季园提升改造项目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

“中国玫瑰谷产业新城一期项目计划投资约20亿元,项目包括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基地、玫瑰产品研发加工中心、观光式体验中心、精品玫瑰园、玻璃温室、玫瑰温泉景区、玫瑰香氛景区一期。”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项目已完成大马士革玫瑰种植1.2万亩,引进玫瑰品种3700个,完成产品研发加工中心和观光式体验中心主体室内装修、外墙装饰工程和园林绿化市政工程及2个玻璃温室和6个大棚建设,正在进行月季园提升改造项目和芳香科技研发转化中心、温泉酒店征地拆迁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市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全力推进文体旅重大项目落地实施。高品质建设了月季大道、玫瑰大道、川西旅游环线为代表的旅游风景道35公里、100公里绵竹绿道慢行系统和16公里美丽竹林风景线,成功创建全省第三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通过绵竹市全域旅游一期PPP项目,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绵竹旅游集散中心、绵竹市全域旅游大数据管理中心和全域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完成28座旅游厕所、5处生态停车场、3个特色驿站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绵竹大地,生机涌动。中国玫瑰谷产业新城一期项目、全域旅游基础设施PPP项目、中国年文化景区建设项目、清平AAAA级景区提档升级项目、天府冰雪景区项目、画境绵竹系列乡村旅游综合体等省、市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正酣,一幅美丽的画卷正在绵竹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