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五一 依然活色生香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05-05    

受疫情影响,今年绝大部分的市民选择了宅在家中过五一。虽然无法远游,但在家里或做美食,或品书香,或运动锻炼,或重温经典,或者来一个近郊游,这个特别的节日依然活色生香,别有滋味。


坚守岗位是节日的主题

“在劳动中度过劳动节,很有意义!”5月1日上午9点,在市区一号桥下的草坪处,杨开培和同事们已经忙开了。只见他们头戴草帽,穿着长袖长裤,在太阳下推动着打草机修剪草坪、清除杂草......短短半个小时,他们已经在草坪上走了不下十个来回。看似简单的推动机器的动作,一直保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也十分消耗体力,从杨开培和同事们头上冒出的一颗颗汗珠和不时敲打着的手臂便可见一斑。

“打草机打草作业时,经常会有小石子蹦起,因此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作业时我们也会穿着长袖、长裤,防止被碎石和草料划伤。”杨开培说,自己怕热又极爱出汗,而今年的五一又遇上高温天气,一忙起来,浑身是汗,头上的汗珠混着灰尘流淌到眼睛里,感觉眼睛辣辣的,但这一切他早已习惯。

剪完草坪,杨开培来到苏绵大道,开始对沿线的灌木进行修剪整型,对行道树死树枯枝进行清理。只见他拉动着重达几十斤的专业修剪工具,耐心地将灌木修剪出理想的状态,但很多细微的地方还需要手动才能完成。虽然手酸、腿麻......但为了让城市更加葱茏美丽,杨开培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快速喝下一杯凉白开,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拿起修剪工具又开始忙碌起来。 本刊记者  李露平  文/图

 

“宅”在家里做美食

5月1日一大早,家住汉旺镇的李德敬采购回大包小包的食材以及从路边买来的土鸡,招呼着家人前来帮忙。早在一星期前,他便和妻子提前制定好“五一”菜单——柴火鸡和锅边馍馍。

中午11点,李德敬帮母亲烧好开水,磨好菜刀,母亲则娴熟地撸起袖子杀鸡、烫鸡、切鸡,妻子和俩孩子便蹲在一旁“观战”。“哎呀,鸡妈妈出血了,好害怕。”女儿一声惊叫,全家人哄笑起来。

锅热后,母亲便开始做起了柴火鸡。母亲一边下料一边当起了“师父”,手把手传授独家手艺。母亲坦言,柴火鸡说起来简单,但做法极为考究,炒制时要先加入大蒜、生姜、花椒、冰糖、豆瓣酱炒出香味,再加入鲜鸡翻炒,最后加入芹菜、洋葱、青椒等配料大火煸炒10分钟,用高汤焖烧,再将提前调好的面团贴在锅边,直到炕成面饼,揭锅盖盛出来。

“馍馍蘸着柴火鸡的汤汁吃,味道巴适惨了!”揭开锅盖,香气扑鼻,孩子们拿起鸡腿大快朵颐,李德敬和妻子也迫不及待地夹一块鸡肉入口,尽管烫得直叫,但实在鲜香入味,软糯劲道。

“这个五一过足了嘴瘾,又胖了好几斤呢。”整个五一假期,李德敬和家人换着花样做美食,全家人一起吃锅边馍馍、自制烧烤、火锅、做蛋糕……过了个香喷喷的假期。 本刊记者 申梨 文/图


健身房里健康过节

5月3日下午,室外骄阳似火,健身房内同样热火朝天。在跑步机上慢跑了半个小时,王洪全身已被汗水湿透,正在教练指导下做拉伸训练的他笑称自己是‘以热攻热’,在运动中放松心情,锻炼身体。与王洪一样,这个五一假期,很多市民选择在健身房内燃烧卡路里。

3日晚上7点,位于市区铜锣湾的一家健身房内,沿着窗户一字排开的跑步机上全部“客满”,大家或是带着耳机听着音乐慢走,或是调整呼吸甩动手臂快跑。健身器材区域内,有学员跟着教练跳操或者做拉伸,有学员运用器械锻炼手臂或者腿部肌肉。

“这个五一节,生意真的很火!”教练告诉记者,健身房恢复营业后,有不少市民前来咨询办卡。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五一期间,健身房内多了一片“夕阳红”,不少叔叔阿姨选择办卡健身,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科学锻炼身体。

“这次疫情后,家里人都特别重视健康,除了更注重饮食营养搭配外,我们小两口和父母都办了健身卡,每天锻炼1个小时。”吴嘉兴告诉记者,以往五一假期,除了走亲访友还会选择自驾出游,不过今年因疫情影响,家人都选择在家“健康过节”,上午开车到沿山转转,下午一家人到健身房运动出汗,通过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本刊记者 刘菲 文/图

 

在乡村美景中欢度假日

5月1日早上7点40分,家住天香丽景,正在梦中的周芸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见是闺蜜来电,她赶紧从床上爬起,穿上心仪的连衣裙,画上满意的妆容,和闺蜜兴高采烈地出了门。

“今天第一站我们去摘桑葚。”前几天,得知云盖村的桑葚成熟了,周芸便打算五一假期,带着闺蜜去体验采摘的乐趣。上午9点,沿山路上车来车往,周芸和闺蜜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欣赏山间美景。到了目的地,俩人领了小篮子,一路奔跑到桑葚基地开始采摘起来。一上午时间,俩人虽忙得满头大汗,但收获不小,小小的篮子装满了新鲜乌黑的桑葚。

“第二站我们去赏花。”下午两点,吃过午饭后,周芸与闺蜜兴冲冲地来到富新镇文武轩的田园咖啡馆。阳光、鲜花、咖啡,舒适的环境,美式乡村的格调,让周芸和闺蜜欣喜不已。见有手工冰淇淋售卖,俩人一人点了一个,慢慢品尝起来。休息期间,阵阵蔷薇花香袭来,周芸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道具,和闺蜜寻了个好位置开始拍照。“看前面,嘴角微微带笑,注意表情。”虽然周芸拍照技术算不上好,但在闺蜜的配合下,竟拍出了大片的效果,闺蜜满意之余向她竖起大拇指点赞。

晚上7点,玩了一天的周芸和闺蜜终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小龙虾,开心之余俩人又开始规划起第二天的近郊行程。 本刊记者 周韵 文/图

 

重温经典共度美好时光

唯美的画风、深动的解说、与孩子愉快的讨论……在今年的加长版五一假期中,家住天河社区的寇丽和家人开启了宅家追剧模式,用重温经典的方式度过美好的五一假期。

“我们一家人超爱看电影,今年因为疫情影院还没有开门,就计划宅在家里看几部老电影。谁知5月1日无意间看到央视播放的自然园艺类纪录片《花开中国》,超美的画风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尤其是能和孩子一起探寻花开背后的奥秘,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每天准点追这部纪录片便成为我们假期日常。”现年30岁的寇丽坦言,“每天50分钟根本不够看,我们发现孩子喜欢看纪录片后,又搜出了《手术两百年》、《致敬中国》等几部纪录片,一家人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假期。”

无独有偶,宅家追剧也成了不少上班族假期的选择。汉旺镇香山社区王军今年45岁,在我市一家企业做销售,平时工作繁忙无暇追剧,陪父母的时间也少,今年五一假期,他下载了父母喜欢的电影回家陪老人过节。“我专门下载了《洪湖赤卫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甘岭》、《烈火中永生》、《芳华》五部老电影,每天陪他们重温经典,听他们唠叨过去的时光,帮着干点家务,看父母开开心心身体健康,我心里特别踏实。”王军说。 本刊记者 张红

 

品味书香  享受“文化”假期

5月1日上午10点,家住九龙镇黄金村十组的唐庆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包裹,里面是她特意为自己小长假准备的“礼物”——《乌合之众》、《尼罗河惨案》、《民谣啊民谣》……一本本精致的书籍展现在眼前,熟悉的油墨香让她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在书中的世界。

午饭后,唐庆带着《乌合之众》来到家门口的一方小竹林里。秋千晃晃荡荡,玻璃杯里的清茶冒着缕缕热气,细碎的阳光透过竹叶洒在字里行间。因为书中所讲内容和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些贴近,偶尔看到入神处,唐庆总会轻轻合上书,结合亲身经历凝神思索几分钟。随后,再贴上标签纸,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在一旁写下见解与备注。看着原本整洁的新书,变得“五颜六色”,她总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仿佛完全拥有了这本书和书里的世界。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平时工作忙没时间看,到了假期总会在网上选购几本好书屯在家里慢慢看。能够全心全意看完一本书,认认真真感受书中故事,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工作的疲劳也瞬间消除,特别轻松。”唐庆说道,对她来说,最好的度假方式不是疲于旅行,而是躺在喜欢的地方看完一本感兴趣的书。

头顶鸟儿挥翅飞过,带起一丝微风,唐庆又轻轻翻过一页书,纸张翻动的清脆声响在宁静的林间格外悦耳,原来,时间已不知不觉来到了傍晚……  本刊记者 唐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