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见在政协绵竹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04-29    

各位委员、同志们:

经过全体委员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政协绵竹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筹备组为此做了大量艰辛而细致的工作,与会同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确保了会议的安全召开。会议期间,各位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度的政治责任,广泛协商讨论,踊跃建言献策,展现了心有大局、胸有良策、肩有担当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这次大会开得很成功,是一次民主求实、团结鼓劲的大会,是一次凝聚力量、催人奋进的大会。在此,我代表中共绵竹市委,对会议的圆满成功和新当选的卿尚发等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政协委员和与会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和德阳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工业强市、文旅名城、美丽家园”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一年,我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受洗礼、初心再升华、干劲更激发;这一年,我们始终保持发展定力,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交出了经济总量增速和财政预算收入总量“德阳双第一”的工作成绩单;这一年,我们聚焦转型升级,强力推进重点工作“六大攻坚”和重点项目“六大会战”,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即将建成,一批产业项目相继落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厚实、动能更加强劲;这一年,我们坚持民生导向,在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这一年,我们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发展了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良好政治生态。

发展要看基本面,前行须看大趋势。找准我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积极变化,并因势利导、精心呵护,我们的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冷静审视2019年的工作,绵竹的发展正在呈现出一些可喜的积极变化。

一是经济总量正在加速追赶。地震以前,绵竹经济总量在德阳一路领先,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仍居第2位。受地震损失、东汽搬离、磷矿退出的叠加影响,我市经济总量滑至德阳第5位,且与周边县市区的差距不断拉大。2017年,我市经济总量与广汉、中江、什邡的差距分别达到140亿元、84亿元和24亿元。这些年来,全市上下生动诠释“敢想敢干敢担当、创新创业创一流”的新时期绵竹精神,团结奋进,苦干实干,迈出了快速追赶的坚实步伐。2019年,我市经济总量与广汉、中江、什邡的差距已经缩减到94亿元、39亿元和18亿元。在西部百强县的排位中,我市2017年列第44位,2018年列第37位,2019年列第36位,三年净升了8位。

二是发展质量正在不断提升。我们始终坚持“优存量、拓增量”,全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质量持续向好。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12年后重回德阳第一,提前两年实现市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税收收入实现17亿元,首次升至德阳第一位;规上工业利税总额达100亿元,占德阳三分之一;工业投资和技改投入连续五年位列德阳第一。特别是近些年,在大投入推动发展的情况下,我市政府综合债务始终控制在100%以内,在全省都处于较低的位置。

三是发展平台正在不断夯实。我们持续加强发展平台建设,绵竹经开区升级为正县级高新区,正向千亿产业功能区迈进;德阿产业园获批省级开发区,一批产业项目相继建成,“中国锂都”正在起步成势;德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落户绵竹,必将推动我市农业产业高端化引领、聚集化支撑、融合化发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的入围创建,也昭示转型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金申公司信用等级提升至AA级,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

四是交通区位正在加速改善。我们始终坚持交通先行,着力打造“快进、内畅、慢游”的全域交通体系。绵茂公路、成兰铁路(平原段)建成在即,成都三绕绵竹段和绵竹连接线、天府大道北延线绵竹连接线、绵竹什邡濛阳快速通道等对外交通项目加快推动,成彭什绵轨道交通、两条山地铁路纳入省级规划,正在形成对外交通“快进”体系。月季大道、迎宾大道、货运大道、石亭江一号桥、富新绵远河大桥、什地绵远河大桥建成通车,S216即将全线完工,谷九路、武马路、绵玄路加快推进,市域“大三环”加速贯通,正在形成市域交通“内畅”体系;加快打造骑游运动旅游线路600公里,串联农业园区、重点景区,正在形成乡村绿道“慢游”体系。

五是公共服务正在逐步提升。始终坚持“疏解老城、繁荣新城、做精做细、愉悦市民”的理念,一批学校、公园、广场、综合市场建成使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市人民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合作不断深化,第二住院大楼加快实施;加快推动与四川师范大学的合作办学,川师附中、附小即将落户绵竹。市图书馆和绵竹中学图书馆即将建成,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得到更好保障。

变化昭示着未来。这五个方面的积极变化,是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的变化,是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变化,是人民群众不断得到实惠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昭示我们,只要我们善于捕捉前进中的每一个亮点,把握奋斗中的每一个变化和趋势,把困难当考验、把挑战变机遇,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工业强市、文旅名城、美丽家园”的梦想与荣光一定能够照进现实。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也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的辛劳和智慧。一年来,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能,调查研究扎实深入,协商议政成果丰富,民主监督实效增强,团结联谊广泛拓展,为我市各项事业发展汇聚了正能量、作出了新贡献,充分展现了为党政分忧、为发展尽责、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真诚响应市委“发展不分彼此、工作不分你我、岗位不分一二线”的号召,积极投身重点工作“六大攻坚”和重点项目“六大会战”,在发展的第一线下了苦功、打了硬仗,成绩有目共睹,赢得各方称赞。市委对我市政协工作是满意的,对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取得的成绩是充分肯定的。在此,我代表中共绵竹市委,向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决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我们也必须冷静分析我市发展中仍然存在的“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乡镇发展不平衡,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环保欠账较多,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少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强,干部履职能力、担当精神、服务意识亟需提升”这些差距和短板,正视问题,坚定信心,主动作为,苦干实干,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矢志不移推动绵竹转型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非常之时更需非常之为。面对今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让思想更加统一、信心更加坚定、合力更加强大,巩固好共谋发展、共创大业的大好局面。

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必修课,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凝心聚力促发展,全力服务绵竹转型升级。要发挥人民政协桥梁纽带作用和人才智力优势,紧扣“攻坚会战”等中心工作,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助推市委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为绵竹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要团结一致抓协商,深度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要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努力拓展各民主党派参与政协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汇聚推动绵竹发展的“正能量”。要围绕群众利益冲突的交织点、现实矛盾的多发点,多做释疑解惑、理顺情绪的工作,当好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四要持之以恒练内功,切实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全体政协委员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要重视“练好内功”,抓好自身建设,优化工作机制,增强履职能力,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各位委员、同志们!事业是实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文旅名城、美丽家园”而不懈奋斗!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委员、同志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