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不息,学习不止
作者:罗怡鸣
来源:
日期:2019-06-14
——学习《学习强国》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追本溯源,“学习”二字一直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是啊,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是应带头活到老,学到老。新的一学期,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号召下,“学习强国”走进了我和每一位教育人的生活里,它就像一个百科“移动资源库”,已成为每个党员教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习强国成常态,盘活思路效率高 “今天我已50分了”、“我30分”“今天你强国了吗……”这逐渐成了我和同事每天的例行对话。起初,在心态上我只是把每日学习当成一个任务来完成,在一次偶然中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推送时,我才发现这个平台里面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它涵盖了大量期刊、科技、文化、党史、国际、军事、用典、纪实、古籍、图书和公开课、课件、音视频等资料,这对于正在准备丰富新进教师考核课件内容的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资料的质量也是精挑万选,值得收藏引用,为自己的课件增色不少,也为自己设计教学环节找到了创意灵感。其实不仅是我,这样的“资源库”也为整个学校党员教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盘活了交流思路,打开了话题的“匣子”。大家不仅能够及时获取新资讯,还可以通过“专题考试”检测和巩固知识,获得积分奖励。此外,该平台还提供了支部的小组群聊、线上会议、日程提醒等便捷功能,及时获取重要信息和文件提醒,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极大地方便了每一位党员教师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专栏学习明目标,指引教学有实效 当我发现了该平台上的各类专题后,除了每日忙碌的工作外,我和其他教师一样,更多地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随时随地为自己“充电”,真正实现“指尖上的学习”。虽然教师除了需要“术业有专攻”外,更需要有“广泛涉猎”的汲取能力和卓见。其中“每日金句”、“用典”、“新思想”栏目是我每日必看的内容,它能更新涉及习近平总书记每日或近期参与重要活动的报道讲话,它能帮助我随时随地知晓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和新思想,开阔视野,提升素养。除此之外,“文化”和“党史”专栏也成为我了解古今中外的新渠道,里面涵盖了中华古籍、中国文学、中华诗词、党史知识和党史研究等内容。对于一名“初出茅庐”的语文教学者,这里可以尽情地吸取养分和积累教学相关资料,才能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扩展延伸、指导教学。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秦兵马俑》这一篇课文时,我从该平台找到相关秦兵马俑的历史文化资料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陵墓展览馆就呈现在我的课件中,生动的人文景观及其介绍,带给了孩子们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类似这样教学经历还有很多,针对不同的专题,不同的资源,有效地指导了各科教学。这无疑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构筑了雄厚的精神家园。 教育希望展春风,强国之梦方可期 这样的学习氛围和经验就在咱们教师群体里蔓延开了,刚开始只是学校党员教师加入学习,现如今每个大西教职工主动加入队伍。现在自觉每日登录“学习强国”客户端学习、提升自我,这已成了如今每个教师常态化的自学活动,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大家参与度直线上升,形成了推动本校良好风气的强大合力。我相信,有这样的优质平台和积极的学习氛围,绵竹市的教育犹如星星之火,他日定可燎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每天打开平台就能看见这熟悉的字眼,面对“圣人无常师”、“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的新时代、新局面,更是对新时代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正如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所提出的“终生学习”理念。怀教育之梦,立足于当下之行,利用现行机会、创造机会不断学习积累、不断积累实践,提升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这样才能结合自己工作性质在起跑线上竞争,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全面焕发教育新机,为绵竹教育事业添砖加瓦,铺垫康庄大道! □绵竹市大西街小学 罗怡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