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里“爬”出美好人生
作者:周静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08-06    
  格子里“爬”出美好人生
  ■追梦人:林清(绵竹电力公司宣传干事)


  ◆幸福梦想:
  希望公司发展越来越好,企业的宣传队伍越来越壮大,企业文化越来越丰富,让大家从新闻宣传上体会乐趣,实现价值。
  ◆追梦故事:
  林清长相清秀、性格阳光,干工作雷厉风行。2001年,她成为绵竹电力公司的一名职工。当时企业环境差,效益也不好,学法律的她在办公室干着档案、复印等杂活,偶尔帮单位审定一下合同和法律文书。琐碎、懒散的工作让林清深深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看不到未来的路,一片茫然。
  懵里懵懂当上“记者”
  2004年,绵竹电力股份公司由德阳明源电力集团托管,通过对经营和管理的一系列改革,企业渐渐有了起色。然而突如其来的5·12特大地震造成10余名职工遇难,清平、天池山区电网尽毁,公司陷入瘫痪状态。在省、市电力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绵竹电力公司开始全面重建。2010年电力公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正式由省电力公司代管。代管后,公司严格按照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实施标准化管理。同时对人才培养、对外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也提出更高要求。为加强企业对外宣传工作,公司成立了新闻宣传站,林清从此与笔墨、相机结缘,当上了一名业余“记者”。
  刚开始,因为文字功底欠佳,没有新闻写作基础,林清常常将会议新闻写成会议记录,现场新闻写成记叙文,给下面站、所通讯员改稿子也仅仅能将过长的稿件压缩短一点,再改一下语病和错别字,发到上面的稿件经常被“枪毙”。
  潜心学习进入角色
  为了尽快进入“记者”角色,林清每天一上班,就先浏览省公司、德阳电业局门户网站,对比自己发出的稿件和经过编辑修改采用的稿件有什么不同;找来各种报纸认真学习,作阅读摘要;就连以往每天必看的电视剧也换成了新闻频道;还经常打电话或发邮件,“缠着”德阳电业局新闻中心的前辈讨经验;积极主动关心公司各部门重点工作,勤跑工作一线,只要看到有同事戴着安全帽出门,就会腆着脸打听:今天你们到哪,我跟你们一起去?
  林清的努力加上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很快公司的宣传工作打开了局面,越来越多的稿件被上级单位和新闻媒体采用。去年底,德阳电业局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鲁鹏被评为“身边雷锋时代榜样——感动四川十大人物”,林清与其他几名骨干通讯员一起被德阳电业局抽去专门采写挖掘鲁鹏的先进事迹。当时,林清心里的压力很大:同样一个人,这么多人写,怎样才能写得出彩。纠结之时,她找到一位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给自己出主意。这位朋友告诉她,写人物一定要全方位深入地了解,要有独特的视角,挖掘出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经过交流和指点,林清写出了人物通讯《年夜饭上的三声对不起》,其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收获自信 快乐前行
  随着时间的延续,林清的“记者”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深入清平采访泥石流后供电所抢险保电,大雪纷飞时跟随农电员工走进深山巡查线路,芦山地震后前往抗震救灾一线采访……实地采访看到的感人场景,以及采访时作为一名“记者”受到的尊重,时刻冲击着林清的心,她写作的激情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了《芦山抢险线路的“活图纸”》、《风雪巡线随行记》等一篇篇精彩的稿件。其中《泥石流再袭清平,电力员工徒步进山抢修》获得德阳电业局2012年十大好新闻,自己也因为出色的工作被评为德阳电业系统十佳通讯员。
  “每当看到自己的稿件被采用,尤其上了头版头条时,那种巨大的快乐和满足,让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微不足道。我非常珍惜现在的工作,也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快乐前行。”林清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