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将军”的养殖梦
作者:谭明剑     来源:     日期:2013-07-11    


  “上个月我刚卖了一批鹅,赚了接近3万元。”7月8日,记者跟着罗磊,穿过一排排栅栏,来到整齐的鹅圈里。看到主人的到来,小鹅们显得很兴奋,齐刷刷地往圈边跑,向罗磊“嘎嘎”叫着要“早餐”。
  今年24岁的罗磊是九龙镇双同村1组的一名大学生,年级轻轻却已是周边村民口中的“罗老板”。罗磊大学专业学的是模具设计,毕业之后在我市一机械厂里做设计工作。2011年,在家人的反对中,他放弃了厂里的工作,回到了九龙镇,在自家后院办起了养鹅场,开始了创业之路。
  “厂里的待遇和束缚让我憋着难受,我想做生意。”罗磊说,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为了他能读上大学辛苦了大半辈子,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够多挣钱。厂里的工资让他并不满足。
  辞职之后,罗磊开始到处“碰壁”。和大多数年轻人想的一样,罗磊最初也想靠开门市、做经营起家,然而较高的门面转让费就让他承担不起。“当时在家耍了一段时间,想做的事情很多,但都没有实践,因为需要投入的资金都太大。”经过多重思考,以及家人的建议,罗磊最终选择了养鹅。“我当初的想法养殖投入相对较少,然后一步一步来,从少到多,慢慢扩大规模。”
  说干就干。罗磊家的后院有几间猪圈,正好做小鹅的圈舍,他又从市场上买了1000只小鹅,开始了养鹅之路。然而,事情远远没有罗磊想得那么容易,罗磊学的是模具专业,对养殖的知识几近为零,家人虽然都是农民,但1000只鹅想要养活也不简单。刚开始没多久,他的鹅就开始陆续开始生病,甚至每天都有几只小鹅病死。看着死的鹅越来越多,罗磊急得团团转,又是请兽医又是在网上查阅和咨询,好不容易终于把病情控制下来。但是,鹅只还剩下不到800只。医生告诉他,养鹅圈舍必须通风,恒温,他的圈舍不合格。
  “当时感觉打击挺大的,即使800只鹅全部成活,卖的钱也不够小鹅成本、饲料以及人工费。”第一批鹅算是亏了,但罗磊并没有被击垮,相反,他更是从中发现了养鹅的确大有“赚头”。“要是我能保证鹅的成活率在95%以上,那1000只鹅至少要赚1万多元。圈舍可以改,技术可以学,这条路我要走下去。”
  但这个时候,憋着罗磊的却是资金。“卖鹅的钱只够买小鹅和饲料,如果没钱改圈舍、买设备,我这鹅养得多死得多。”为了能够继续养鹅,罗磊和家人到处借钱,但是筹来的资金却寥寥无几。
  2011年下半年,罗磊在新闻上看到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有扶持时,他心里十分激动。看完新闻之后他马上来到镇政府,向工作人员对政策进行了具体了解,并向政府递交了相关的材料证明。几天之后,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他的家中,对他的情况进行核实。“当时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对我说,我的情况可以申请创业补助,我高兴得不得了,致富梦终于可以继续了。”时隔不久,罗磊拿到了3千元补助款。同时,他还申请了2万元小额贷款,利用这笔钱对圈舍进行了改造。
  如今,罗磊的养鹅场已经小具规模,出栏量每年上万只,销售额达50余万元。罗磊告诉记者,目前他最大的愿望就希望能有一块地建造圈舍,继续扩大规模。“我想着下半年再申请10万元贷款,租一块地多建点圈舍,把我的梦想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