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 榜样力量】雷昌华张宗会夫妇:孝道无声 传承有形
作者:张娟 廖辉 文/图 责编:李莲 编辑: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10-29    

“父母年轻时那么艰苦,把我供养长大,我现在应该把父母供养到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当儿女的职责。”这句朴实的话语出自广济镇玄郎村七组村民雷昌华之口。在他家中,孝亲敬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点滴的行动,是代代相传的家风。

孝是反哺报恩的本能

谈及数十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年迈的父母亲,雷昌华的情绪有些激动,他回忆起一件童年往事:“小时候有一次我摔断了腿,当时没有汽车,父亲走路把我从山上背到城里医院救治。那时候家里日子并不宽裕,父亲就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他老了,我就是他的拐杖……”

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成了雷昌华恪守孝道最根本的动力。在他看来,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责任,是对父母养育之恩最直接的回报,不容任何怨言和推诿。近年来,雷昌华和妻子张宗会日复一日精心照料着年迈的父母,为他们梳洗、做饭、护理,用行动践行尊老爱老,传承孝道家风。

如今,雷昌华家中四世同堂,儿孙绕膝,逢年过节,热闹的气氛无不诉说着这个家庭的幸福与传承。

孝是体贴入微的关怀

“我父亲今年101岁了,母亲也92岁了,他俩就是我们的宝贝,有他们在,才算是完整的家。”问及父母的长寿秘诀,雷昌华笑着说:“就是心态好,不怄气。还有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雷昌华的父母常说:“事情过了就过了,莫往心里去。”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总能一笑置之。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是他们抵御岁月侵蚀的最佳铠甲。

在生活起居上,雷昌华、张宗会夫妇竭尽所能满足老人的需求。“我们吃得都很清淡,一切以老人的意愿为先,蒸肉、炖肉、烧肉变着法儿地给他们做。”即使有事要出门去忙,也会提前煮好饭菜,老人只需热一下就能吃上。这种尊重与体贴,让老两口的晚年生活充满了幸福感。

孝是不辞辛劳的坚守

照顾高龄老人,远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那么简单,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暖心陪伴。

“老年人主要就是行动不便,比如穿衣服、上厕所都需要人帮忙。”为此,雷昌华、张宗会夫妇时刻关注着父母的身体状况。在自理能力上,他们鼓励父母“只要能动就尽量多动”,以维持其活动能力,实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会在一旁辅助。

而最考验人的是老人生病时的照料。雷昌华的父亲患有前列腺炎症导致尿道受阻排尿困难,因年龄太大无法进行手术,需通过尿袋来辅助排尿。“病情加重时,半夜两三点钟都要往医院跑,风雨无阻。”在雷昌华看来,父母的健康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也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雷昌华说,回忆照顾父母的日子里,妻子张宗会是他坚强的后盾。“她不仅关心老人的身体,还帮着洗脸、擦身子,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经常扶着老人在村里转转,聊聊天。”提起张宗会,村民们也是毫不吝啬地夸赞:“是个好媳妇,家里永远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这背后,是张宗会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每个人都会老,我现在做的一切就像一面镜子,我怎么对待老人,子女就会怎么对待我。”张宗会说。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实的行动和发自肺腑的真心。雷昌华、张宗会夫妇用他们的言行,为我们生动诠释了“孝”字的深刻内涵,它是感恩,是责任,是耐心,更是风雨无阻的坚守。这份浸润在柴米油盐、起居住行中的孝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老人的晚年,也为乡风文明树立了最动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