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绵竹】绵竹:在全省率先完成校园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全覆盖
作者:李露平 文/图 责编:李莲 编辑: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10-15    

监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食堂后厨实时画面;AI算法自动识别违规行为,一旦发现厨师未戴厨师帽等情况便即时预警;食材从采购到端上餐桌,全流程信息都可追溯……如今,在绵竹市53所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校园食堂,“智慧监管”已成为日常。

作为在全省率先完成县域内公办、民办县管学校食堂监管全覆盖的地区,绵竹市已将“智慧厨房”设为校园标配,让食品安全监管从“人海战术”走向“智慧感知”。

“智慧食堂”进校园 食品安全“云”监管

日前,记者在中道幼儿园的食堂看到,“绵竹市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并开始工作。监控屏幕上清晰地记录并展示着食堂通道、操作间、配餐间、库房等地的实时监控画面。后厨不同功能区域的墙壁上,有AI高清摄像头对违规行为进行抓拍。此外,该平台还会通过智慧晨检实时记录体温、手指等检测数据,并对加工制作、食品留样、餐具消毒、备餐分餐、经费收支等进行即时收集,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智慧监管。

“这个平台对我们幼儿园来说太重要了,孩子们每天的饮食安全都靠它来保障。”中道幼儿园副园长罗宇告诉记者,自“绵竹市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正式启用以来,园内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绵竹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便能通过电子屏查看不同学校食堂的各个角落。无论是食材的验收还是食品的粗加工、烹饪、备餐,工作人员只要有一个环节未按规范操作,系统便会自动发出警报。此外,平台还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原材料采购需求推送,合格资质上传、验收、使用、库存、结算支付一条龙数据处理,晨检、粗加工、烹饪、试尝、留样、分餐、洗消存餐具全过程智能化监管。

“我们在监控画面发现有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会要求对方立即整改。”绵竹市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罗军说,以前,学校食堂的管理更多依赖人工检查,难免存在疏漏。现在,各学校的食堂管理都被监控牢牢盯住,任何细微的问题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全域布局“智慧监管” 守护师生“舌尖安全”

以“云端”之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绵竹市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是我市在“阳光食堂”和“4D”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升级自主研发的综合监管载体。平台整合食材溯源、加工过程监控、线上实时巡查、经费管理、膳食营养分析等核心功能,构建起从“田间地头”到“学生餐桌”的全流程在线监管闭环,让校园餐食每一个环节都可查、可溯、可控。同时,监控视频还成功接入省级管理平台,形成省、市、校一体化监管格局,全力守护好在校师生的“每一餐”。

据悉,早在2021年,绵竹市便在德阳率先建立“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同步出台《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管理办法》,为智慧监管落地提供制度支撑。2022年秋季学期,绵竹市将全市45所公办中小学和1所民办初中食堂率先纳入平台监管,不仅实现公办学校“阳光监管”全覆盖,更通过全流程、全链条监管,彻底打通了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今年9月,绵竹市启动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平台安装工作,同步将民办学校食材采购纳入县域集采体系,实现了全市53所公办、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校园监管标准统一、流程一致,确保智慧监管不留空白。

从公办学校先行先试到民办学校全面覆盖,绵竹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校园食堂安全监管的全域布局。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校园餐的安全管理水平,更为全省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可复制的“绵竹经验”。“接下来,我们还将依托平台的实时监控、食材溯源、智能预警等功能,对食堂采购、加工、留样等关键环节持续优化,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同时,进一步打通与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的数据壁垒,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合力,真正让师生放心、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市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罗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