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兵:双手“绘”出人生精彩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05-24    
  见到杨华兵时,他正在春蚕画坊里描绘脸谱。那蓝色的底儿,一双炯炯有神的圆眼,两道鲜艳的黄眉毛,再配上脸部五彩的花纹,整个脸谱活灵活现。
  从健全人到双腿截肢,从曾经的颓废到一名人大代表,杨华兵走过了一段刻苦铭心的经历。杨华兵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0多个年头,一直以来都兢兢业业,如果不是那场地震,他也许不会坐在这里画脸谱。2008年5月12日,杨华兵和另外一位同事一起到金花学校进行教育督导,下午2点28分,一场特大地震灾害袭来,两人一起被埋在废墟中,几经周折,震后第三天,他被送入华西医院。身陷废墟时,杨华兵的双腿被断裂的楼板死死夹住,小腿以下很快失去知觉,到医院后依然如故,用针扎,用锤子敲,没有任何反应。医生建议锯掉两条腿,极度虚弱的他黯然落泪。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和康复,杨华兵回到了家中。整天窝在床上,无论大小事都得妻子照料,杨华兵觉得十分内疚,心情烦躁、焦虑,不仅身体消瘦了,精神也显得萎靡不振。这时候,妻子的鼓励,打开了他的心结,让他看到了活下去的勇气。“你想想,地震受伤的不是你一个,再想想,和你一起的同事连命的没了,你至少还保了一条命,你不觉得自己还是不幸中的万幸吗?……”
  湖南娄底志愿者的出现,更是给杨华兵以巨大动力,这位志愿者双腿高位截肢,拄着一支手杖与一个腋杖,和几名残疾人朋友特意赶到四川现身说法,鼓励地震伤员。摘下假肢,露出短短的残肢,让杨华兵相信残疾不等于残废。在大家的帮助下,杨华兵开始简单锻炼身体,教他如何戴上假肢站起、坐下、迈步,如何洗澡、上厕所等。
  对于截肢伤员而言,没有比重新站起来更开心的事。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时,杨华兵应香港红十字会邀请赴港参加纪念活动,这让杨华兵感受到了自己的生活仍然是一片宽阔的天空。
  重新站了起来,杨华兵总想做点事,一来打发时间,二来可以挣点收入。记得还是在德阳参加年画培训时,杨华兵觉得画脸谱非常适合肢残人员,这样的工作不需要走动,坐在轮椅上就可以完成。于是,他和几名肢残人员一起商量成立“春蚕画坊”,为一家公司画脸谱,虽然挣钱不多,但是非常适合残疾人。2010年,市残联为他们在康复中心提供了一间房子,供他们画脸谱。
  曾经作为一名老师,杨华兵写得一手好字,也乐意参加残联组织的活动,尤其是残疾人艺术节,他总是忙前跑后,出谋划策,很是热心。“作为伤者,一定要勇敢面对生活,面对未来,不在痛苦、折磨和无望中徘徊,恢复健康,重新融入社会。”2008年秋应邀参加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开学典礼时,杨华兵一派坚强,并拿出自创小诗与听者共勉。
  2011年,杨华兵当选为市人大代表,这是全市残疾人的骄傲,他是我市第一位残疾人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杨华兵总是认真履职,处处体现人大代表的风采。开人代会前,他总会深入残疾人家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一些想法,然后写出建议,反映全市广大残疾人的心声,比如,残疾人生活保障问题、残疾人就业问题等等。
  “作为残疾人,绝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融入整个社会,因为既然活着,就要活出精彩!”杨华兵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