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大项目】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预计2026年底完工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李莲 编辑: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9-19
初秋时节,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塔吊林立,一派争分夺秒的奋战景象。剑南春集团公司坚持以“项目为王”为引领,全面落实“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要求,以冲刺姿态推进工程建设,力争该项目在2026年底全面竣工,将进一步激发白酒产业新质生产力,为绵竹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9月18日,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A区2号陶坛库主体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工人们穿梭于钢架之间,熟练地进行钢筋捆扎、精准焊接、协调起吊,每一道工序都严谨有序。不远处,园区配套的水污染防治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同样热火朝天,勾勒出一幅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生动图景。 “A区2号陶坛库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水污染防治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共分为两个标段,二标段5个单体工程全部完成,三标段9个单体工程已经完成3个单体工程,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剑南春集团公司基建处施工员林毅成说,为确保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公司锚定目标任务,强化统筹调度,通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多点施工等方式,力促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市级相关部门落实全要素保障、全过程服务,高效化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助推重点项目早建成早投用。 走进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的谷壳蒸煮车间,随着工人按下启动键,智能化生产线立即运转,谷壳自动投料、高效清理,整个生产过程流畅连续。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精准调节蒸煮温度与时长,确保工艺参数的完美执行。放眼望去,偌大的车间里只有为数不多的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监控与辅助作业,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跃。 “以前,我们使用酒甑子进行谷壳清蒸,1吨谷壳需要花费2个小时。如今,通过技改和引进新设备,5条生产线全部启动,1个小时便可完成19吨谷壳的清蒸工作。”该车间副主任张小林告诉记者,谷壳蒸煮车间于去年投入生产,采用的谷壳清蒸冷却一体机为行业首创,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生产、智能化集中控制,解决了之前谷壳蒸煮温度与时间由人工控制、谷壳质量一致性差、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白酒品质、促进产能倍增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16.7亿元,建成后年曲酒生产能力可新增3至5万吨,带动年工业总产值增加100亿元以上,新增年利润15亿元以上,新增年税收2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 截至目前,该项目A区4个酿酒车间、车间办公楼,谷壳蒸煮车间,1号、3号陶坛库,2号室内酒库,B区3号室内酒库已经全部建成,剩余工程正在加紧推进中。整个项目建成投用后,不仅为剑南春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能,更将切实推动地方经济繁荣,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进,为打造国家级白酒产业集群和世界美酒特色产区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