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阿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建设侧记
作者:何菲 文/图      来源:     日期:2017-04-27    

  筑牢发展的“基石”
  ——德阿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建设侧记


  四月的暖风,催紧春天的脚步。

  四月的绵竹,正在描绘一幅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的图画。

  走进德阿产业园区,只见一派繁忙的景象:致远锂业氯化锂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紧盯电子终端,密切关注实时数据变化情况;在光大国际项目建设工地上,焊花飞溅,机械轰鸣,塔吊林立,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一幢幢现代化厂房即将拔地而起……整个园区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瞄准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新征程上大步起跑。

  筑巢引凤 筑牢发展“基石”

  2014年1月,德阳与阿坝州签订合作建设产业园区协议,园区选址我市境内,涉及汉旺、拱星等镇,规划总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首期规划实施10平方公里。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我市市委、市政府瞄准这一战略目标,全力支持德阿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着力将其打造成引凤良巢,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重要聚集地和加速崛起的主引擎。

  走进货运通道国省干线公路连接线拱星段道路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忙着抢工期、抓安全、赶进度,一辆辆满载黄土的装载车来回穿梭,推土机、压路机机声隆隆。据悉,这条总投资1.75亿元的路网“大动脉”工程于去年开工建设,其中拱星段全长6792米,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建成通车。该工程不仅将缓解绵桑路、绵汉路等道路货车车流大问题,对德阿产业园区快速建设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一个个基建工程服务园区大建设,一条条宽敞崭新的道路向四方延伸,一个个工业项目建设热火朝天……作为新兴建设的工业园区,这里的一景一角均体现着德阿产业园搭好平台,做好项目落地配套建设的拳拳心意。同时园区严格按规划功能区域和控制指标进行整体推进开发,充分保障企业用地、用电、环境容量等要素,加快生产性设施外的功能性配套规划建设,从生产到生活,每一个平台建设都让进驻园区的企业倍感安心。“园区搭建好了平台,我们企业也有信心抓住机遇,努力实现更好发展。”致远锂业负责人姚开林如是说。

  优化服务 打造投资“乐园”

  工业之兴盛需依托多产业百花齐放,千舸争流,需要园区引得进企业、稳得住企业,并且做好综合服务工作。因此,在强化保障、打造可靠队伍、促进工业服务,为企业生产发展保驾护航方面,园区管委会正在下足功夫。

  按照“大园区、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管委会制定了园区议事决策和管理制度,建立了园区与德阳、阿坝两地及绵竹市级部门对接协调、招商联动、行政审批、征地拆迁等机制,实现了项目引进建设“一站式服务”,尤其在项目备案审批、土地征收管理等重点环节建立“绿色通道”,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在项目推进上采取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排名,形成“目标倒逼进度、督查倒逼落实”的推进机制。园区干部主动作为,深入相关企业面对面、一对一沟通联系,做到随时掌握项目发展难题,确保最短时间解决、最快速度推进项目建设。

  加大要素保障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总投资1亿元的供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项目已完成设计等前期工作,即将建设完工并交付企业使用;实施园区道路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预计8月开工;总投资7000万元的园区生产功能区和生活配套功能区连接的星旺大桥,已完成设计等前期工作,并落实业主拟于近期开工建设;同时,今年园区将实施600亩新增用地征地拆迁及整理,投资2000万元盘活200亩存量土地,以满足企业入驻。此外进一步降低要素成本,用好用活德阿产业园留存电量政策,积极争取扩大直购电规模,创造条件扩大天然气“直供”范围。

  着力探索和创新融资方式,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帮助解决企业资金困难。目前已组建完成四川德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与长城华西银行达成总金额为5.5亿元的融资协议,资本金2亿元已经到位。

  产业引领 支撑园区加快建设

  筑好了园区的“巢”,只待企业前来“生蛋”孵化了。

  在拱星镇祥柳村,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如今已成为了致远锂业的氯化锂生产基地,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轰鸣的机器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填沟整地,一片片平坦的土地呈现于眼前,一座座厂房即将拔地而起,大企业进驻园区落地生根。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实现高速、稳健发展,园区明确发展目标:以锂电产业为园区主导龙头,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全力打造产城相融、生态环保的百亿锂电产业园区。

  据悉,目前园区已新引进项目3个,在建项目1个,投产项目1个,一批以生产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企业已相继落户,2016年园区已实现工业总产值2253万元。

  ——致远锂业锂电材料项目。作为德阿产业园首家入驻的企业,绵竹致远锂业锂电材料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建设分为两期,其中一期2000吨氯化锂项目于去年7月试生产,当年实现产值2253万元。目前二期项目正在加紧筹备,预计年底形成初步产能。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4至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

  ——光大国际城乡再生能源项目。该项目是以绿色环保和新能源为主业的光大国际进军四川的第一个生物质能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5亿元。项目建设共分两期,其中一期工程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于2016年开工建设,计划今年10月建成投产后,将年处理农林废弃物30万吨,年均可提供绿色电力约2000万千瓦时。二期工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于5月开工建设,预计明年5月正式投产,项目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项目烟气排放全面执行欧盟2000标准,年均提供绿色电力325万千瓦时。

  一个个项目开工建设,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一台台机组高速运转,一家家企业投产达效……看着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场景,一串串鼓舞人心的数据,我们足以相信,随着园区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的效应显现,多个“大块头”项目陆续投产,一个承载着绵竹经济飞速发展希望的百亿锂电产业园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