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风采】黄蒙媛:用爱与责任浇灌乡村教育之花
作者:罗天琪 廖辉 文/图 责编:唐敏 编辑: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9-12
在新市学校,有这样一位“90后”年轻教师,她用7年时光深耕乡村教育,细心呵护学生成长,用精湛的教学方法点亮课堂,用温暖的师者情怀搭建家校桥梁,她就是新市学校初中英语教师黄蒙媛。 优化教学 让薄弱课堂焕发生机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today,we will study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9月10日,在新市学校的一间教室里,黄蒙媛正带着学生上英语课。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2018年,刚走出大学校园不久的黄蒙媛,通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来到新市学校。当时,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加上乡村学校不少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让她的心理落差很大。“我出生于教师家庭,从小耳濡目染,我深知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用心对待,乡村学生更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 带着这份信念,在教学中,黄蒙媛经常向同事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她摒弃刻板的填鸭式教学,致力于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与实际运用能力。在她的课堂上,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层出不穷,如生动的角色扮演、热烈的小组讨论等,逐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爱上英语。 “在每学期初,我会通过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分析各科成绩、作业质量,找出知识短板。观察他们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黄蒙媛说,她还通过家访或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和性格、兴趣爱好等,从而因材施教。 同时,黄蒙媛定期与重点学生沟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帮扶学习困难的同学,将不同特长的学生结成“学习小组”,每学月会有积分抽奖,以此激励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多年来,她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精心钻研情境教学法,让原本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成绩也稳步提升。 温情守护 做学生心中的“班妈妈” 作为班主任,黄蒙媛把“关爱”融入育人之中,被学生亲切称为“班妈妈”。回想起刚刚当班主任的日子,她坦言:“第一次听到孩子这么叫我,我很不适应 ,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孩’,却要扛起那么大的责任。” 但随着与学生朝夕相处,她渐渐读懂了这份称呼背后的信任,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2019年,上初一下学期的小昊(化名)转入黄蒙媛所带的班级。当时的小昊因父母离异成了留守儿童,个头瘦小、不爱说话,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但作为体育特长生,小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坚韧 ,训练时再累也不喊停,跑步、跳远都拼尽全力,这份超强的毅力,让黄蒙媛很快注意到这个孩子的内心需求。她经常找小昊谈心,帮他解决学习难题,还耐心疏导心理压力。毕业时,小昊给她送上一张感谢卡片:“这三年来,谢谢您的帮助与关心,我都默默记在心里。” 这张卡片,黄蒙媛珍藏至今。 毕业后,黄蒙媛仍然和小昊保持着联系,默默关注着他的成长。今年,小昊特意发来信息,还附上了华中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的录取名单的照片,告诉她自己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梦想。看到这一消息,黄蒙媛欣慰地说:“看着小昊一步步成长,从当初那个沉默的小男孩,到如今考上理想的学校,自己特别有成就感,也真心为他感到自豪和骄傲。” 作为班主任,黄蒙媛还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她通过开展 “班级微社会” 实践活动,将班级划分为 “学习部”“卫生部”“宣传部” 等不同部门,让学生竞聘岗位,模拟社会角色参与班级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同学们学会了沟通协作与责任担当,班级凝聚力和综合能力显著提升。曾经调皮捣蛋的学生,担任“纪律委员”后不仅严于律己,还主动帮助同学遵守纪律。性格内向的学生,在 “宣传部” 的锻炼下变得自信开朗,敢于在全班面前展示创意。此外,她还每周安排两名班干部值周,每天设一名 “流动一日班长”,让大家共同用 “班级日志” 记录班级趣事,为班级建设提建议。 从教以来,黄蒙媛除了荣获德阳市教坛新秀、绵竹市三八红旗手、绵竹市英语学科先进个人等荣誉外,2020年,她在四川省第二届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中荣获德阳市一等奖、四川省优秀奖;2025年,在第四届川渝教师风采大赛中荣获德阳市二等奖,以及绵竹市颁发的优秀班主任称号等荣誉。 面对荣誉,黄蒙媛表示,这些成绩不是她一个人的,是学校支持、同事帮助、学生配合和家长信任的结果。今后,她将继续扎根课堂,继续坚守教学一线,用爱心、耐心与细心守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