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风采】贺运建:躬耕教坛育桃李 头雁领航创特色
作者:王虹 文/图 责编:唐敏 编辑:李蕉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9-11
从教25载,他扎根教学一线,以匠心育英才;执掌学校发展,他锐意改革创新,以实干破难题。他就是南轩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贺运建——高级教师、德阳市学科带头人、绵竹市优秀校长,一位用责任与实绩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教育工作者。 以思想为舵,筑牢育人根基 作为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贺运建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教育初心。他牵头制定《南轩中学教职工思想建设实施方案》,每月组织校领导班子开展“教育政策研读会”,先后围绕“双减政策下的育人方向”“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12场,推动班子成员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同时,他创新推出“党员教师结对帮扶”机制,要求每位党员教师与3名至5名普通教职工建立联系,通过定期谈心谈话、共同参与教研活动等方式,串联起全校教职工的奋进力量。在他的推动下,校园内形成了“每周一次师德学习、每月一次榜样宣讲”的常态化氛围,成功构建起团结向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锚定正确方向。 以改革为帆,破解发展难题 面对学校“以县域高中B、C类生源为主”的现实挑战,贺运建主动扛起改革大旗。身为德阳市学科带头人的他,坚持每周深入课堂听课8节以上,曾连续一个月深入调研高二年级3个基础薄弱班的数学教学,详细记录学生课堂反应、知识掌握难点,最终梳理出“基础薄弱生知识断层”“艺体生文化课与专业课时间冲突”等6类核心问题。基于调研结果,他主导构建“三层四类”特色课程体系——“三层”即基础层、提升层、拓展层,针对不同学业水平学生设计差异化课程;“四类”则涵盖文化基础类、艺体特长类、实践创新类、生涯规划类,其中仅艺体特长类就细分出美术绘画、音乐表演、女子曲棍球等12个专项课程。 为打通“文化类+艺体类”双轨育人路径,贺运建带领学校逐步打造出仁雅文化鲜明、多元办学突出的特色名校品牌,他牵头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邀请专业教师定期到校授课。2024级学生小李,其文化课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但在绘画方面展现出天赋,通过“提升层文化课程+美术专项课程”的组合培养,不仅文化课成绩稳步提升,还在2025年四川省艺术联考中获得美术类全省前300名的好成绩,成功实现“低入口、高出口”的突破。 以实绩为证,书写育人答卷 改革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学生成长与办学质量的跃升上。在贺运建的引领推动下,南轩中学2025年高考交出亮眼成绩:本科综合上线率达81.1%,文化、艺体名优班双上线率分别高达96%、94.2%,高一、高二年级在绵竹市统考中,数学、英语等学科平均分较去年提升10分至15分,持续实现成绩攀升。 与此同时,学校美育、体育工作成果丰硕。在美育领域,由贺运建牵头指导、学生自主创作的校园影视作品《回答》,以“青春与梦想”为主题,真实展现南轩学子的成长故事,不仅斩获四川省中小学生校园影视教育成果一等奖,还获“四川省春蚕奖”提名,成为德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域高中作品。在体育领域,他大力支持女子曲棍球特色项目发展,建立“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培养体系,作为该校女曲核心成员,何江欣、陈怡两名队员凭借出色表现入选国家队,后随国家队征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助力团队夺得女子曲棍球银牌,生动践行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从班级讲台到学校管理,从学科教学到办学改革,贺运建用25年的坚守与创新,在教育沃土上书写下“头雁领航”的担当。他先后荣获德阳市“优秀教师”“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华民师德奖”,以及2022年所带班级因“学风浓厚、学生全面发展”获评“四川省优秀班集体”等殊荣,正是这位教育工作者“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