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风采】周点丽:扎根乡村育桃李 以爱为笔书初心
作者:张娟 牟文 文/图 责编:唐敏 编辑:张明宇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9-09
在广济学校的晨光中,周点丽老师的身影总是最早出现在教室。这位90后女教师的一天,从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开始,在备课写材料、协调工作中结束。然而,在这看似平凡的日常背后,却藏着一个不平凡的选择——2022年9月,她毅然放弃留在城区优质学校的机会,回到乡村三尺讲台。 在当时,很多乡村老师都渴望能留在城区,在做出这个“反向选择”时,周点丽说,“那群孩子更需要我。”她想起唐同学——一个学习吃力却善良体贴的男孩,曾经怯生生地问她“周老师,你过得好不好”;想起带的第一届学生在儿童节时为她准备的惊喜派对;想起教师节时孩子们用野花编成的花环。“乡村孩子渴求知识的目光,我放不下。”周点丽说,正因为曾经受益于好老师走出乡村,如今她更应该回来守护更多的孩子。 重返乡村校园,同时担任语文老师、班主任、办公室副主任的周点丽,每天的工作状态可以用“奔跑”来形容。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利用课前时间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上午的语文课上,她声情并茂地讲解课文,教室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午休时分,她匆匆吃完午饭就开始处理办公室事务:整理文件、安排会议、接待家长。下午学生放学后,她的工作还在继续:备课、写材料、与各科室协调工作。晚上,她还会来到学生宿舍,无微不至地关心这群孩子,与他们促膝谈心。“教学是根基,行政是责任。只要合理安排,二者可以相得益彰。”周点丽说。 从四川省中小学青年教师“奋进新时代 展示新风采”大赛德阳赛区二等奖,到绵竹市学生菜决赛饮食文化宣讲第一名,周点丽屡获认可,却始终谦逊。“这份荣誉属于我们整个团队。”在周点丽看来,乡村教育最大的成就不在于拿了多少奖,而在于看到孩子们的点滴成长。广济学校是一所寄宿学校,留守儿童居多,乡村孩子最需要的是“被看见”——他们渴望平等的教育资源与持续稳定的陪伴。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周点丽不仅传授知识,更守护童心,始终践行学校“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教育理念。 “留守儿童性格大多内向,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为此,周点丽每天利用课余时间陪他们朗读,鼓励他们参加班级活动。慢慢地,不少孩子不仅能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还成为了班级活动的参与者。“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如今,走在广济学校的校园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下课铃响后,一群女生欢快地奔向周点丽,给她一个热情的拥抱;集会排队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向她挥手问好;曾经教过的学生还会主动来教一年级的弟弟妹妹跳课间操。“虽然教龄不长,还不能桃李满天下,但桃李都在身边的感觉很幸福。”周点丽微笑着说。 时钟滴答作响,她与乡村孩子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