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市:火龙果成致富果 农旅融合夯实乡村产业路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李莲 编辑: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7-30
七月,新市镇石虎村的火龙果种植基地迎来了一年中最“红火”的季节。记者走进花样年华农业科技公司的种植大棚看到,一排排形似仙人掌的翠绿枝条上,挂满了饱满艳丽的台湾品种“中国红”红心火龙果,游客们在这里采摘、品尝、购买,欢声笑语不断。 该基地负责人李宗勤是一位来自南充的创业者。2015年,他敏锐地看中了台湾优质品种“中国红”红心火龙果的市场潜力,将其引入绵竹市新市镇石虎村。“经过我们反复测试和改良,这里的气候、土壤非常适合‘中国红’的生长。”据李宗勤介绍,今年已经是他在新市基地种植“中国红”的第八个年头了。 绿色种植种出舌尖好滋味 “我们的果子,吃的就是一个‘鲜’和‘甜’!”基地技术员随手切开一个刚摘下的火龙果,深紫红色的果肉里瞬间溢出清亮的汁水。她自豪地说,他们的火龙果之所以味甜汁多,秘诀在于坚持绿色生态种植。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利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科学调控大棚温湿度与光照,特别是夜间精准补光技术,有效促进了花芽分化。“我们采用自花传粉技术,结的果实又多又好,目前亩产稳定在4000公斤左右,品质有保障。”李宗勤说。 “采摘+电商”模式开辟发展新渠道 据了解,基地约70%的鲜果通过消费者直接上门采摘售卖。采摘价虽略高于市场零售价,但许多市民和游客仍愿意“为体验买单”。“假日里带着孩子来,既能亲近自然,又能吃到最新鲜的果子,比超市买的更有滋味!”来自德阳的张女士提着满满一篮火龙果笑着说。另外约30%的果实,则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我们与冷链深度合作,通过邮寄及电商销售,确保外地顾客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尝到这份‘枝头鲜’。”李宗勤说,基地的火龙果在7月至12月错峰上市,避开了南方主产区的高峰期,填补了市场空缺。 “红火”产业未来更可期 眼下,一颗颗“中国红”,正成为推动石虎村乡村振兴的“致富果”。这里的抓鱼比赛、小龙虾垂钓、桑葚采摘等体验活动,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还吸引了周边客流,带旺了乡村人气。 谈及未来,李宗勤信心满满地说,“我们计划延伸产业链,开发火龙果果干、果酱、果酒等深加工产品,并探索与附近的乡村旅游资源项目联动,打造集观光、采摘、科普、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农旅综合体,提升火龙果种植附加值。” 有农业专家表示,花样年华农业科技公司“高品质品种+绿色种植+农旅融合”模式,是城乡精品农业发展的成功探索,“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为川台两地农业合作与四川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