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 抓发展】绵竹:政策红利加码赋能 白酒产业发展迈向“黄金时代”
作者:周韵 尹翔 雷家琪 文/图 责编:唐敏 编辑:李蕉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7-15
好政策是助推白酒产业发展的“强心针”。2021年12月,绵竹市印发《绵竹市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试行)》,出台21项奖补措施;2024年8月,绵竹市修订出台《绵竹市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举措》,奖补条款由21条增至33条。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绵竹产区”正加速向千亿级白酒产业集群目标迈进。 政策赋能龙头领航 智能制造驱动集群跃升 盛夏时节,在剑南春包装仓储车间及成品库内,数字化智控的机械臂和轨道构成了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装箱、堆码、传送等环节已全面实现无人化操作。与此同时,新建酿酒车间的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以谷壳清蒸车间为代表的仓储生产一体化模式,大幅降低了酿酒工人的劳动强度。这些智能化升级不仅标志着剑南春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行业领先地位,更彰显了剑南春及绵竹产区打造高效、强劲生产引擎的发展态势。 在剑南春集团公司,一场提升产能、做大做强白酒市场的“战役”早已打响。今年6月18日,“剑南春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开酿大典”举行,计划总投资16.7亿元的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正式投产,标志着剑南春产能跃升迈出关键一步。项目引入机械化生产线与数字化管理系统,构建起覆盖酿造、流通、营销的全流程数据链。建成后将新增3至5万吨优质曲酒年产能。届时,将支撑剑南春新增年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新增年利润15亿元以上,新增3000余个就业岗位。 “利好政策的落地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我们将立足资源禀赋,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再到发展优势的转化,持续提升优质白酒产能,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剑南春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将充分把握政策机遇,在坚守千年酿造技艺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时积极参与绵竹产区共建,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擦亮“中国美酒名城”绵竹城市名片贡献力量。 中小酒企百花齐放 特色转型激活产业潜能 在以剑南春为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下,绵竹白酒产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各酒企以品质提升为核心,通过持续地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不断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共同促进绵竹白酒品牌稳健发展、基业长青。 东圣酒业历经20年的发展,成功实现从原酒供应商向自主品牌运营的战略转型,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等多项殊荣。其传承百年的酿酒技艺,已被列入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 东圣酒业已构建起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生态,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市场表现日益向好。 “自政策落地以来,企业享受到了罐区建设、兼并重组及品牌推广等多项政策支持,这些举措极大地提振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在奖励补贴政策的助力下,我们在产能提升、重点项目建设以及产品创新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东圣酒业副总经理钟刚表示,绵竹“白酒十条”通过人才培育、资金扶持、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多维度政策组合拳,为白酒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有效促进了绵竹白酒产业的高质量转型升级。 步入杜甫酒庄,诗酒文化长廊、特色景观与沉浸式体验区完美诠释了“绵竹出烧春,杜甫醉诗酒”的文化意境。作为绵竹产区的重要力量之一,杜甫酒业以酒庄为核心载体,深度挖掘“杜甫”这一文化IP价值,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酒,开启酒旅融合的新模式。 “2023年,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获评‘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并获得了政策奖励,这既彰显了绵竹白酒产业的整体实力,也印证了我们‘酒旅融合’发展模式的正确性。”杜甫酒业董事、副总裁汪佳说,政策的实施不仅提振了企业发展士气,更构建起政企协同的良好生态,助力绵竹白酒企业各展所长,携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绵竹市白酒产业扶持政策持续加码,成效凸显。自2021年12月《绵竹市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试行)》实施以来,2022年兑现奖补资金429.19万元,2023年兑现奖补资金205.44万元。2024年8月政策升级为《绵竹市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举措》,奖补条款由21条增至33条,新增品牌创建、市场推广等支持内容,实现全产业链覆盖。2024年度,24家企业申报73个项目,涉及奖补资金达1600万元,较2023年增长显著,惠及面扩大至更多中小酒企,为绵竹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