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 钟长兴:扎根廿八载 共筑致富路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唐敏 编辑:张明宇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7-10    

在玉泉镇圣母泉集镇社区,今年54岁的致富带头人——绵竹市金道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钟长兴28年坚守生猪养殖业,从一名个体户成长为带领一大批养殖户增收的合作社“领头雁”,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先后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德阳榜样等荣誉。

▲钟长兴参加2025年德阳市“榜样的力量——致敬德阳榜样”主题活动

在20世纪90年代末,钟长兴开始从事生猪养殖。2000年,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他倾尽积蓄投身养殖,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个体养殖户。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摧毁了他的心血,但在政府扶持下,他迅速振作,联合同行成立金道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引进先进技术重建生态猪场。“单打独斗难成气候,抱团发展才是出路。”钟长兴深知此理。他积极动员农户入社,组织外出学习、邀请专家授课,并经常垫付资金解决社员后顾之忧。

2021年,他在已建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创办了绵竹市坤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联农带农”为核心,打造“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机制,按照“五统一分”的合作养殖模式(即:统一培训、统一引种、统一防疫、统一保险、统一服务,分点饲养)发展生猪养殖,从刚开始年出栏肥猪几头发展到如今年出栏肥猪2万头。

在钟长兴的带领下,金道生猪养殖合作社成员从2019年的22户发展到102户,年出栏五六万头生猪。2021至今,支持规模以上合作农户(家庭农场)86户,合作农户挣得代养费5000余万元。带动小规模农户500余户,户均年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

刘旭的奇琦家庭农场2019年遭疫病重创,损失近200万元。钟长兴闻讯后连夜赶到,垫资助其改造圈舍、引进猪苗,手把手传授防疫技术,助其养殖场重焕生机。2022年,他的家庭农场获得合作分红和委托代养费近200万元,单批次出栏肥猪达1000头。

钟长兴在带领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探索建立生猪养殖发展可持续模式,推行“上不封顶,下有保底”利润收益合作模式,注重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控制。一是利用科技力量,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团队;二是有科学的动物疫病防控手段,注重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控,仅自己就投入200多万元,建立动物疫病检测中心;三是拥有精准快速的检测手段,做到动物疫病早发现、早处置、少损失;四是控制市场风险,引入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加期货的方式,把生产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以便掌控饲养成本,锁定远期猪价。由于有精细化管理,成品上市率高,饲养成绩好,2023年,在大多养猪场亏损的情况下,其公司及金道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的农户收入仍有增加,公司还有微利。

“抱团发展”“生态循环模式”“疫病防控体系”“联农带农初心”……在养殖过程中,钟长兴带领合作成员参与到中江县的巩固脱贫攻坚工作中,指导当地农户科学改造圈舍。同时,充分发挥协会9名党员模范示范带头作用,要求合作社党员养殖户带头,严格执行养殖过程中兽药休药期,禁止添加违禁添加剂,禁止使用违禁兽药,发展无公害养殖,确保上市猪肉的品质安全。

▲今年“五一”期间,钟长兴(左三)在绵竹市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职工文艺演出中发表劳模感言

“我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首先是得益于党和政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乡亲们特别是同行朋友的信任、理解与帮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我希望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从个体户到致富带头人,钟长兴始终初心不改。他表示,将充分发挥劳动模范表率作用,打造生猪养殖特色品牌,让生猪养殖真正成为带领乡亲们致富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带领合作社成员和养殖户为绵竹人民提供更多优质、放心的猪肉。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