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绵竹:小草莓助力乡村振兴“甜美”发展
作者:张娟 廖辉 文/图 责编 李莲 美编 李蕉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2-18
2月17日,走进绵竹市各草莓种植基地,浓郁的香甜气息扑鼻而来,色泽鲜亮、颗粒饱满、鲜艳欲滴的草莓如同一盏盏小红灯笼,在层层叠叠的绿叶掩映下显得格外诱人,不时散发着清甜的果香。 在剑南街道真甜果园,种植户王远琼与工人们穿梭于草莓苗垄间,手持果盆采摘新鲜的草莓,为交付订单而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是草莓大批量上市的季节,价格比春节前降了一点,总体来说行情还是很不错的,小果价格在10元/斤左右,中果在15元/斤左右,大果能卖到25元/斤了。”王远琼说,她种了10多亩“红颜”草莓,从今年1月开始采摘,要一直持续到4月份。 在果园一角,几名工人正在将采摘的草莓按大小、品质进行分装,准备运往本地水果店和成都等周边批发市场,订单也是供不应求。 “粉丝宝宝们,大家早上好,我是绵竹种植草莓的熊二娃,想吃草莓的可以先点击左下角领券哦。”在什地镇军玥农业草莓基地,成片的温室大棚一个挨着一个。种植大户熊利化身抖音“主播”,详细介绍着草莓的品种、生长环境、口感、甜度等,并热情地在镜头前与网友互动,解答大家咨询的问题。 连上一张网,打开一片天。近年来,军玥农业在传统销售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通过抖音直播拓宽了草莓销路。“通过直播的方式把游客从家里引到基地来采摘,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客流量也从以前的30%增长到现在的70%,现在都供不应求了。”熊利说,很多从成都、绵阳、德阳慕名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越来越多,不仅拉近了游客与田间地头的距离,实现了线上线下“双向奔赴”,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绵竹市紧紧围绕优势农业资源,大力发展草莓种植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草莓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为种植户提供零距离、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并积极引导种植户创新草莓销售模式,通过观光采摘、网络平台销售、农超对接等方式将草莓销往全国各地,绘就出“莓”好乡村新图景。目前,全市草莓种植主要分布在富新镇、什地镇、麓棠镇、剑南街道、孝德镇等地,总面积达1000亩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