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 抓发展】绵竹:加强白酒人才培育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周韵 尹翔 夏艺菱 文/图 责编:李莲 美编: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01-13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近年来,绵竹市将白酒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以剑南春为核心,多措并举打造龙头引领、腰部支撑、集群发展、链条丰满的高质量白酒产区。同时,制定有针对性、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加强白酒人才培育,努力锻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白酒产业工人大军,赋能绵竹经济高质量发展。 1月9日上午,在剑南春集团公司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里,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唐清兰正带领团队成员,操作微生物发酵系统,对微生物发酵产物进行研究,为剑南春酿酒工艺的优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近年来,剑南春集团公司微生物研究所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不但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多项技术难题,而且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该所已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生孢梭菌及其用途》荣获四川省专利奖创新创业奖。培养优质人工窖泥上万方,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近600万元,有效缩短窖池老熟周期5年左右,提高产品优质品率3%~5%,年新增销售收入上亿元。2024年,唐清兰荣获德阳科技卓越人才称号,该所荣获“四川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在剑南春集团公司的示范引领下,绵竹市的各大白酒企业围绕“人才兴企”,积极推动技能培训提质增效、技能竞赛提档升级,切实为行业领域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1月10日下午,在杜甫酒业技术部,工作人员杨太清正在品鉴基础酒。在她的面前,七八个玻璃杯一字排开,她仔细观察酒液颜色和透明度后,轻轻晃动着酒杯,一边闻香一边品尝起来。“酒液入口,一丝甘醇涌上舌尖,之后酒液滑到舌头两侧,苦味渐渐而来……”在她的描述中,一杯白酒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杨太清于2018年进入杜甫酒业工作,主要负责基础酒的品尝品鉴和库房原酒管理。近年来,她加强学习,全力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技能水平。2020年,杨太清成功考取国家级一级品酒师。2023年,她又考取省级白酒评委,并获得绵竹市白酒人才奖补资金。 寒冬时节,四川凤凰酒业有限公司里,酿酒设备火力全开,工人们争分夺秒赶酿原酒。该企业是绵竹市引进的江苏凤凰传媒集团,投资1亿元兼并重组绵竹大江酒业,打造的集生产、灌装、存储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型白酒企业。在我市政策支持和项目秘书的跟进服务下,企业发展日新月异。 “近年来,我们企业紧盯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引进白酒行业先进人才、加强人才梯次培育,在生产、科研、营销等方面担任领军人物及中坚骨干,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公司共有6人享受绵竹市白酒人才奖补资金。”凤凰酒业副总经理江小虎说,公司将继续利用好绵竹市的相关人才政策,吸引外来产区人才到绵竹发展,为绵竹产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这是绵竹市以政策+人才“组合拳”的方式,拿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助力当地酒企发展壮大,推动绵竹白酒产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2024年,绵竹市兑现白酒人才奖补资金185.3万元。2024年12月,修订出台《绵竹市打造白酒产业人才聚集高地若干政策措施》,引进和培育一批白酒类专业技术、科研、经营管理等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为绵竹市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自2022年以来,绵竹市新增“中国酿酒大师”1人,总人数达到3人;新增酒类国家评委10人,总人数达到25人;新增省级酒类评委42人,总人数达到91人;新增高级工程师8人;56人通过四级品酒师考试,通过人才梯度培育,切实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