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绵竹说】何雨佳:让青春的光彩在新时代的乡村尽情绽放
作者:周韵 徐伦汧 文/图 责编:唐敏 美编: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11-13
11月8日,立冬,空气中透着丝丝寒意。但在新市镇花园村3组村民杨桂英的家中,却是暖意融融。“杨大姐,这是给你送的生活用品,还有啥困难及时给我们说,一定尽全力帮你解决。”院子里,市统计局派驻该村驻村干部何雨佳正在与杨桂英轻声交谈,详细了解她近期的生活情况。 ▲左二为何雨佳 仔细打量,何雨佳笑容明媚、脸上红里泛黑,俨然不像从城里来的。“驻村不是走马观花,只有实地调研,摸透村情民况,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助力乡村振兴。”驻村一年来,田间地头、村舍农家,处处都活跃着何雨佳不倦的身影。 丈量“普查路” 当好新时代“统计员” 何雨佳是四川广元人,2013年大学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进入当地某机关工作。2017年,他被调往绵竹市统计局从事统计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何雨佳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迅速融入了他的第二故乡。 2018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启动。当时,何雨佳主要负责绵竹普查地图绘制工作。“普查地图绘制听起来简单,但工作任务难度相当大。尤其是我在走访时发现,绵竹不少镇、村交叉区域地界不清,很难分清到底属于哪个镇的管辖范围。”为了确保普查地图绘制准确无误,何雨佳白天深入基层进行走访,组织辖区负责人开展协调,明确各镇、村的界线;晚上回到家中后,他又利用休息时间绘制地图。一个月时间,何雨佳用脚步丈量了绵竹大地,圆满完成了经济普查地图绘制工作。 随着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进入关键的现场登记环节,绵竹市500余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深入大街小巷,走进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等地普查登记。期间,何雨佳时常深入各镇、村(社区)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普查登记工作有序开展。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荣获“四川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个人”称号。 扎根乡村 当好驻村群众的“贴心人” 2023年,何雨佳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折,他被选派到新市镇花园村任驻村干部。“虽然我喜欢农村,也想为村民做点事,但对我而言,农村工作是全新的工作领域,要想做好这份工作,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了更好地了解村情民意,何雨佳带着笔记本,开始了逐户走访。村民面对新面孔,刚开始不免感到有些陌生,但逐渐都愿意同他敞开心扉拉家常。 走访中,何雨佳了解到不少村民不是没有致富想法,而是苦于缺乏政策解读、技术掌握和对多元化销路的了解,从而限制了施展拳脚的机会。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发挥驻村干部牵线协调的优势,为村民争取更多项目和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2023年,在何雨佳和花园村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了一笔项目资金,用于仓储项目建设。“真金白银”落了户,何雨佳激动兴奋的心和大伙一样,说什么也平静不下来。也是在那时,他真正体会到了驻村工作的分量与意义。 2024年,花园村仓储项目建成,何雨佳等驻村干部积极在网上发布招租广告,成功吸引了一家公司入驻,不仅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截至目前,花园村已发展花卉苗木、特色水产养殖、中药材种植、蔬菜种植、仓储项目等多个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如今,花园村实现了从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低到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产业多样的蜕变。而何雨佳,风雨奔波、踩霜踏露,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门外人成长为一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内行人。谈及未来,何雨佳表示,他将继续在驻村工作中,揣着对农村服务的心,怀着为农民浓烈的情,带着发展农村的劲,履职尽责,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方面的工作任务,为组织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