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寂寞之道 探艺术精微
作者:王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03-18    
  守寂寞之道 探艺术精微
  ——我市美术教师陈远富印象


  近年来,他的书法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有获奖;2011年3月其美术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展播。2012年3月,其书法作品获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兰亭雅韵第二届全国书法电视大赛优秀奖。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府悠斋艺术主持、我市美术教师陈远富。
  5·12大地震后,他先后接触到了中国书画高手,在短时间内艺术猛进,并得到专家认可,故宫书画专家余辉说,一般人在短时间很难达到他那样的水平。
  陈远富走上绘画道路,源于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邻里们找到他父亲写春联,他也拿起笔在墙上乱涂,偶尔也像幅画,便拉着邻居们欣赏,常常能得到大家的表扬。从此,他便开始喜欢上了画画,并一发不可收拾。
  参加工作以后,他仍笔耕不辍,入百草堂向丁小虎老师学习书法,经丁小虎老师的推荐又师从著名书法家张景岳先生学习,并得到何应辉、李文岗、张荣庆、程达利等名师的指点。
  近年来,他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广西、重庆等地参观学习,拜访名家。饱览了历代书画经典作品,得到著名画家于少平老师厚爱,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索了中国书画之奥秘,理解笔法玄机,感悟到书画之真谛,已进入很好的状态。
  陈远富致力于中国传统书画的研究,与朋友聚会、聊天的时间少了许多,用他的话说,中国传统文化需要静下来好好研究。经过数年的努力,总结了传统书画的认识和技法,初步形成了一套学习传统书画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很快进入书画的状态,得到了行内高度评价。
  绵竹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小虎这样写到:远富书作,近些年取法乎上,直入三代毛公鼎一路,朴厚沉着之主调中,透露着蜀人灵秀机敏笔触,而君之国画山水,萧条淡泊间窥得见古法路道。
  著名画家、央视《人物》栏目推荐艺术家于少平说:弟子远富生长于四川绵竹,对传统艺术的执著与热爱之情,日复一日沉浸其中,有了深厚的积淀与传统功力。是对四川奇山大水的迷恋,寄情山水,或写云山、松壑,无不带有真情实感,使他的画作从笔墨语言到精神实质,充满了轻松、简远、寂静的禅意美。
  中国画是“心画”,是胸中的丘壑。5·12大地震破坏了他的家园,并没有减少他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在传统文化屡遭破坏的今天,他愿意默默地做一个守护者,在传统书画里耕耘。
  记者有幸观看他作画写字的全过程,感触很深,才知道什么是写字画画。闲庭信步,悠然自得,观他的书法,首先让人感到他是在“写字”,不是在那里“画字”;在他的字里行间,看不出那种急功近利的作秀,而看到的是安静、沉稳、自信,让人感到的是那种入境后的心手双畅。再看他的山水画,更让人感到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远古气息,每一笔都是那样一丝不苟,笔意充盈。在他的作品中,可以体味出一种遁世的宁静、平和、厚重、自然,可以看到那些久违了的自由心性,这是从他内心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
  艺路无涯,甘苦自知。用画家朱零的话说:远富的画,笔墨儒雅,格调高古,文人气息浓厚,不出几年定能脱颖而出。图为陈远富(左二)与著名画家于少平(右三)、中宣部文艺局梁鸿鹰副局长(右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