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绵竹说】返乡创业 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李柔 文/图 责编:唐敏 美编: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11-08    

在这个万众创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以创业的方式投身家乡的发展中,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杨文皓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回到家乡绵竹后,他开始继续完成学业,并和朋友一起在孝德镇开了一家“且喜”庭院餐饮,里面融合了下午茶、烤肉、中餐、江湖菜等多种口味。他表示,餐饮行业潜力巨大,充满无限发展的可能。选择投身餐饮行业主要是因为热爱,看到自己制作出来的美食被人喜爱和赞赏,总有说不尽的自豪感、成就感。

在杨文皓创业期间,家人、朋友甚至小院周围的邻居都给了他莫大的鼓励,让他能够在创业道路上坚持下来。“从选择地点、筹备小院到菜品的选择,每一步都离不开自己和伙伴的努力。”杨文皓说,他希望用这样一段话来激励自己的团队和即将创业的青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成就。

在绵竹市城区三星街,邓肖肖和她姐姐合开的“栗”集合服装店的背后,同样有着感人的创业故事。邓肖肖经历过两次创业,第一次创业是开了一家仅有8平米大的服装小店,由于初次创业没有经验,小店只经营了一年半的时间。虽然没有成功,但她从零开始,收获了一群喜欢她家衣服的客人,让她感到欣慰。

怀揣着对创业的热情,她又选择了第二次创业。同样是经营一家店,但她在购物体验、经营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开办的是一家集合服装店,在经营范围上不仅包括服装,还为顾客提供餐饮服务,融合了司康、咖啡、甜品等多种下午茶,让顾客在购物时有更好的体验。

邓肖肖说,这次创业从新店的选址,签合同到装修,然后外出学习咖啡甜品,每一步都离不开她和姐姐的用心学习。出乎意料的是,她们的司康从最开始的无人认可到现在供不应求,每天需要预约购买,并且从线下做到线上,月销量从几十个增加到上千个,每一点发展变化,都离不开她们用心经营和全力以赴。“我们分工明确,在工作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能从容解决。”邓肖肖告诉记者,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真正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是身边志同道合、充满正能量的同行人的共同打拼,以及亲友的鼓励和顾客的反馈好评,还有绵竹市营造的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杨文皓和邓肖肖等青年创业成功的故事并非个例。在我们身边,无数像他们一样怀揣梦想、勇于实践的青年创业者,或是深耕于科技创新领域,或是致力于乡村振兴发展,或是投身于文化教育事业,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今年以来,绵竹市人社局出台了各类“真金白银”的创业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建设孵化载体,降低创业成本,解决资金难题,鼓足了创业者的发展底气,全方位助力“创业梦”,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