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成长】绵竹:筑牢“心”防线 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唐妮 徐伦汧 文/图 责编:李莲 美编:姜世琼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10-30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绵竹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聚焦当前广大青少年现实心理需求,着力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上下功夫、用实劲,坚持多措并举、多向发力,精准探索心理服务保障的有效路径,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屏障,用心用情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10月28日上午,绵竹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心理讲师走进四川天一学院,为同学们带去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讲座。讲座中,讲师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早期识别、爱情心理与感情疏导、自我情绪调节、人际关系调整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增强了同学们对自身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的关注。 “今天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感受生命的多姿多彩。”四川天一学院学生杨爽说。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绵竹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全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始终把青少年的‘心事’放在心上,通过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为广大青少年送上心理健康大餐。”据绵竹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唐文君介绍,该院成立了一支面向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测评和心理治疗团队,开设青少年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门诊,为近千名青少年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支持,还对出现抑郁、焦虑、厌学、人际交往障碍等情况的学生开展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力求缓解其心理困扰;定期到四川文化传媒学院、四川天一学院等多所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义诊等活动,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常年开展“家长讲堂”活动,提升家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洞察力与重视度,引导家长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促进家庭亲子关系。 10月29日下午,侨爱道行中学初三(1)班教室里传出阵阵清脆的笑声。原来,同学们正在接受心理减压辅导,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平日里埋头苦读的孩子们,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学校开设了常规性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侨爱道行中学心理教育教师代静说,心理课程设计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成长困扰为切入点,围绕环境适应、人际关系、情绪调节、青春期教育等内容,通过设置各种小游戏和情景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走进侨爱道行中学润心学生发展中心,室内蓝色的装修基调给人宁静、舒缓之感。“心理咨询室”“情绪宣泄室”“沙盘游戏室”“图书阅览室”“团体辅导室”等一应俱全,能在思想引导、学习辅导、情绪疏导、生涯规划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让学生有效缓解、释放自身焦虑、紧张、冲动、抑郁等负面情绪,实现健康成长。 “润心学生发展中心是我们放松心情、吐露心事、排解烦恼的心灵驿站。”初一学生小浩(化名)告诉记者,心情不好时他会走进中心与老师聊聊天,玩玩游戏,发泄情绪。 侨爱道行中学学生处主任刘显华表示,作为德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该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积极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指导、预防干预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全面普及。充分利用学校心理辅导自助区、润心学生发展中心展板、校报等平台,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在各班设立心理委员,培养心理小辅导员,由心理教师对小辅导员进行心理知识及咨询技巧培训,小辅导员仔细观察本班同学的学习生活状况与心理状况,及时向心理教师报告特殊个案,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桥梁。同时,学校还为每位新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有步骤地进行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绵竹市持续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筛查和疏导干预项目纳入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为全市2万余名10岁至17岁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评估和分级干预。推动全市各部门和社会团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心、协力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面向广大未成年人和家长,开通青少年成长热线6580123,帮助解决孩子的成长烦恼、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家庭教育问题,确保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求助有门”,及时得到专业指导和相应帮助,全方位为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