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绵竹:开展水稻新品种取样测产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作者:张娟 徐伦汧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9-11
当前正是水稻陆续成熟的时节,为筛选综合状况好、抗逆性能强、丰产性高的优良品种,9月10日,绵竹市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工作人员前往孝德镇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示范区,对27个水稻优质稻品种和低镉品种开展田间取样和测产工作,为确保来年粮食安全,助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在示范区,一行行水稻长势各不相同,植株有高有低,叶子有粗有细,根茎有壮有弱,每个品种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按照不同品种随机割取样本,仔细测量了水稻的株高、穗长、有效穗等,并将具有代表性、按规定数量割取的品种植株样本送到专门的机构进行检测,主要测定亩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空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并对照测产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测产结果。据绵竹市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魏先瑜介绍,通过测定就能知道哪些品种具有丰产性的优势,哪些品种适合绵竹当地种植,挑选出优质、抗性好、高产的品种在全市进行推广种植,提升全市粮食生产水平。 在园区的另一边,水稻新品种荣胜优520进入了收割期。微风吹过,层层稻浪闪烁着金光,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稻穗揽入机器中。随后,金灿灿的稻粒顺着出粮口倾泻而出,被装入运粮车。魏先瑜告诉记者,今年我市推广了1万亩水稻荣胜优520和臻两优玉占,从目前的长势来看,荣胜优520的产量表现比较好,臻两优玉占生产期比较长,收割要推迟一些,待这两个品种的生长性能经过检测后,还将在全市大规模推广,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土地改良等起到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绵竹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百县千片”建设为抓手,全域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推进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德阳片区绵竹示范基地建设。通过以点带片,抓好百亩超高产生产示范。依托省农科院作物所技术支撑,在孝德镇金星村粮经复合专家大院示范基地建立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田,示范品种为川康优丝苗、荃优607, 通过高产攻关,推进示范片建设,预计产量达780公斤/亩,增幅达5%。以片带区,开展绿色高产示范创建。在新市镇火石村、孝德镇清道社区、富新镇文永村建立3个水稻千亩示范片,主推品种为川种优3607、维两优1019、B两优028、C两优粤禾丝苗、川康优丝苗、荃优607,通过“五良”(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融合发展,推进示范区建设,预计产量达730公斤/亩,增幅达3%。以区带面,推进全市粮油高质量发展。在剑南街道、孝德镇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示范区,建立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区,通过绿色防控、示范片高产创建、主体培育等,推进全市粮油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预计产量达700公斤/亩,增幅达2%。 下一步,绵竹市将进一步推进高产、绿色、优质、高效的农作物新优品种更新换代,引导广大种植户科学选种、用种,并从整地、播种、治虫治病等方面加强技术服务,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