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广告牌一挂就是几十年 见证两位老人40多年的合伙情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8-30    

同一个村,同时入伍,合伙开代购代销店42年,他们就是原绵竹市东北镇联合村代购代销店的店主张清国和蒋国富老人。这两位党龄都有50年的老党员,走过风雨几十年,成为当地群众赞叹的合伙人。

  8月29日中午2点过,记者来到这家代购代销店,得知其中一位合伙人蒋国富老人已经离世三年多。

  几位村民坐在代购代销店外的长凳上乘凉聊天。店主张清国躺在店铺的货架台上午休。

  单从这家代购代销店的外观看,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而货架上方的一排老广告牌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记忆中,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供销社里布置的环境。泛黄斑驳的广告牌上绘制的有方瓶子剑南春、大重九香烟、中秋月酥糖果糕点、调味品豆油、安全火柴、茶叶等广告内容。

  张清国老人对记者说,店铺里的这些广告牌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从原来的东北乡供销社撤过来的,一直放在货物架的顶部。几年前,有收购古董的人要买这些广告画,他们都舍不得卖,因为那是代购代销店发展的历史见证。

  张清国和蒋国富都是原东北镇联合村人,两人是邻居。1968年,他们同时入伍,同在一个部队。1976年底,张清国先在原东北十五大队开了这家代购代销店,1977年初,蒋国富加入进来,两人一直合伙经营到蒋国富去世。几十年来,两人彼此信任,用心经营,从来没有因为经济利益分配而红过一次脸。

▲已经过世的蒋国富(右)  2019年摄

  ▲现在独自经营的张清国老人

  张清国老人回忆,开店之初,他们是为原来的东北乡供销社代销货物,每销售100元货物,挣3元手续费。那时一个村才有一个代购代销店,除了供应生活用品、农资产品外,还销售自行车、缝纫机、黑白电视机等,每天顾客盈门。帮供销社代销时每月的销售额有30多万元,高峰期时,月销售额甚至达60万元。随着物资的逐渐丰富、购买渠道的多元化以及供销社的解体,他们的生意日渐走下坡路,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店铺的生意好过一段时间,成青路改道后,他们的店铺不再当道,加之附近有了超市等原因,代销代购店的生意更加萧条。现在每天的销售额多的时候有100元左右,大多数时间每天只能卖出四五十元的东西。时过境迁,代购代销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

  目前,张清国老人一个人经营着代购代销店,尽管生意不好他也没有关掉店铺的打算。张国清和他的代购代销店就如同店铺前这棵50多年的梧桐树,既经历沧桑也见证历史,守望着岁月也守望着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