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父母眼中的何江欣:独立而又坚韧
作者:罗天琪 廖辉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8-10    

8月10日凌晨,在巴黎奥运会女子曲棍球决赛中,中国女曲一路披荆斩棘,时隔16年再次摘得银牌,追平历史最佳奥运战绩。绵竹籍运动员何江欣在赛场上表现不俗,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她的家人,了解其奖牌背后的成长故事。

坚持不懈终获成果

在何江欣家里的荣誉墙上,挂满了这些年她参加各种比赛收获的数十枚奖牌。谈及这一墙的奖牌,何江欣的父母眼里满是骄傲。

“她从小就十分外向开朗,很喜欢体育运动。我们当时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她去练曲棍球,没想到就一直坚持了下来。”1997年,何江欣出生在绵竹一个普通家庭,一家人生活平淡而幸福。2008年,正在天河小学读书的何江欣因为体育成绩优异,被启蒙教练选中,开始接触曲棍球并进行训练。从那以后,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她都一直坚持训练。

“她很独立、坚强,喜欢报喜不报忧。”据何江欣母亲江红梅回忆,女儿十多岁时第一次去乐山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夫妻俩一起到德阳火车站接她,没想到一出站就看到女儿右脸乌青,肿胀严重,当时江妈妈的眼泪就止不住流了出来。“她反过来还安慰我说,‘就当我不听话,你们打了我嘛’,可我怎么舍得打我的女儿啊。”江红梅哽咽道。

2010年,何江欣在上海参加了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夏令营暨2010年全国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锦标赛,其父母也到现场观赛。看到女儿在赛场上又热又累,江红梅十分心疼,“我当时劝女儿放弃这条路,可她非常坚定地说,‘我不会放弃,我就要干这个’。” 

何江欣进入省队后,与家人聚少离多。父亲何志金告诉记者,2015年至今,何江欣只在家里过了一个春节,平时夫妻两人只能通过视频电话与孩子交流,互诉思念。经过艰苦努力,2017年,何江欣随队获得第十三届全运会女子曲棍球冠军,2023年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女子曲棍球冠军等荣誉。

期待女儿回家团聚

“她在国内的每场大型比赛,我们都去现场给她加油鼓劲。”多年来,何江欣父母跟随女儿的赛程,辗转上海、天津、江苏、杭州等地,现场为女儿加油。何爸爸、江妈妈两家人还组成了强大的后援团,遇到大型赛事时,还会自发到现场为何江欣加油助威。

2023年杭州亚运会现场,由何江欣家人组成的18人后援团到现场观赛。“现场比赛气氛太激烈了,一场比赛下来,我的手都拍红了,声音都吼哑了。”江红梅告诉记者,今年是女儿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本来打算到巴黎现场为女儿加油助威,可惜签证没能及时办下来。

奥运会期间,江红梅夫妻俩根据曲棍球赛程,准时蹲守在电视机前,不落一场比赛。江红梅说,这段时间他们夫妻俩的心情常常会因为比赛感到紧张和牵挂。何江欣一有空就会与他们联系,分享自己的近况,让他们安心。

8月8日凌晨,在巴黎奥运会女子曲棍球半决赛中,中国女子曲棍球队与比利时队双方进入23米球决胜时,何江欣打进关键一球,中国女子曲棍球队以3:2战胜了比利时队,挺进决赛,锁定了一枚奖牌。

半决赛结束后,夫妻俩立即给女儿发去信息询问情况,何江欣自信地回复:“能为国家队作出贡献,真的太爽了!”

“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必胜......”8月10日凌晨2点,巴黎奥运会迎来了女子曲棍球决赛,何江欣的父母与30余名亲友团在南轩中学大礼堂观看了直播。开场仅6分钟后,中国队便抓住了荷兰队的防守漏洞,凭借出色的个人技术和默契的团队配合,何江欣在弧外将球长传助攻到弧内,陈怡立即抓住机会,率先小角度破门进球,以1比0领先对手。但在最后的“点球大战”中1比3憾负荷兰队,获得奥运会亚军。

“能有这个成绩,我们已经很满足了,为女儿感到骄傲,我们在家里等她回来团聚。”江红梅表示,等何江欣放假回家后,要为她好好做顿饭,还要一家人一起去旅游,让她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