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绵竹】绵竹:整治“飞线”充电 守护安全“主线”
作者:唐妮 牟文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6-04
为切实解决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消防安全隐患和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从5月中旬起,我市以居住小区为重点,按照“政府引导、居民自治、疏堵结合、一区一策、分类处置”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构筑起安全防护屏障。 5月29日上午,在安顺路126号小区,一辆辆电动自行车整齐停放在小区车棚内,工人们正在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设施。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小区的智能充电设施采用扫码和刷卡两种支付方式,用户选择好充电接口的号码后即可开始充电,充电时间结束或者充满电后则自动断电。每个车棚内还配备了监控设备、悬挂式干粉灭火装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当出现火灾隐患,温度超过68℃时,悬挂式干粉灭火装置便会自动进行灭火处置,最大限度确保安全。 安顺路126号小区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住户多、人流量大,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老年车数量多,“飞线”充电现象时有发生,成了小区治理的“老大难”问题。今年5月,我市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建设管理,通过在小区公共停车棚内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设施,从源头解决小区内私拉乱接的问题,给居民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对于小区内新建的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设施,小区业主俞慎炳拍手称赞,“有了这些充电插座,我们回小区后就能扫码充电,安全又方便,大家再也不用为电动车充电问题发愁了。” “在此次整治行动中,我们坚持立行立改一批、工程改造一批、规划建设一批,全面规范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消除我市 ‘飞线’充电消防安全隐患。”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前期工作中,我市各镇(街道)已经完成了578个居住小区“飞线”充电基础数据摸排,形成了详细信息台账,并制定了“一区一策”改造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了44个小区智能充电设施建设工作,能满足2000余台电动自行车充电使用量。 “大哥,以后要到小区规定区域给电动车充电,不要再私自接线充电了,做好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教师楼宿舍小区,紫岩街道回澜社区的网格员们按照“边检查、边劝改、边宣传”的工作原则,积极向小区居民宣传“飞线”充电、电动车入户带来的安全隐患,并结合电动车违规充电引发的典型火灾案例,劝导居民规范充电,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据了解,为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纵深推进整治行动出成效,我市充分发挥网格员、志愿者的力量,在辖区内发放《电动车车主告知书》,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加强日常监管,对现场违规充电行为进行劝导。通过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发送推文等方式进行覆盖式宣传,提醒居民群众杜绝“飞线充电”。同时,加大问题整治力度,对空中“飞线”进行规范治理,全面清理拆除,有效整治了“飞线”乱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