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兴宇家庭农场:科技赋能春耕 体力活变技术活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4-19    

一年“丰景”随春到。眼下,位于剑南街道柏杨村9组的兴宇家庭农场正加快运用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农具、新技术在农业生产、种植、管理、收割等环节应用,显示出科技的强劲威力。

生物调节剂促进粮食品质和产量提升

“老吴,农药到了,快来接!”今年春节刚过,随着门外一声吆喝,吴宇全赶忙迎上前去,“眼看就要春耕,3月就得育秧,就等着这批农资上门,好提前做准备。”说话间,吴宇全探出身子朝车上望去,一箱箱绿色农药分门别类摆放整齐,正是他下的订单。

吴宇全共流转种了700亩地。当下,690亩小麦长势喜人,10亩育秧田正在进行土地平整。“这个‘硕丰481’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施药之后,既能抵御病害,还能起到防寒作用。”打开箱子,吴宇全拿出一瓶药剂向记者介绍。

在吴宇全看来,与普通农药相比,绿色农药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抗虫、抗旱等能力,还能降低对土壤的污染,“一年下来,不仅产量更高,小麦、水稻的品质也有保障。”

现代化机械播种田管威力显

连日来,在兴宇家庭农场的小麦田里,多台植保无人机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进行喷洒作业,为小麦赤霉病防治提供有力保障。 “无人机不仅省时省力,还节省了不少农药。”吴宇全说。

吴宇全说,植保无人机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100倍。他家的多台植保无人机除了用于自家的家庭农场外,还要为周边的种植大户和农户提供植保服务。对于种植大户,他们收取10元一亩的植保服务费,而对普通农户,他们只收取农药的成本费。

在剑南粮油社会化服务中心柏杨分中心,多名工人正在水稻暗室里进行机械化播种、装盘。

吴宇全告诉记者,等几天水稻发芽后,再移到外面的田块进行育苗,一亩地的暗化盘秧苗可供100亩大田水稻移栽, 兴宇家庭农场的育秧中心可为5000亩水稻提供秧苗。

“以前每到栽秧时节,700亩农田需要每天有上百人在田里插秧。现在采用机械化插秧,种植、田间管理和收割只需要10人就搞定了。” 吴宇全说,他还要建粮食烘干线,为周边农户的粮食提供烘干和收储服务,努力用更多的科技力量助力现代化农业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