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绵竹:家庭农场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新引擎
作者:王平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3-01
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绵竹市辖区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400余户,经营的范围涉及粮油种植、蔬菜种植、猕猴桃种植、肉牛养殖、特色水产养殖、休闲农业等。 初春时节,在汉旺镇拱星集镇社区的懿之源家庭农场,村民们有的在莲花白田间除草,有的在采收豌豆尖,还有的在采收羊肚菌。在田间采摘豌豆尖的农户李典翠对记者说:“ 我常年在农场务工,一个月可以挣2700元左右。在家门口务工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家里。” 懿之源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德云早年从事矿石销售,2015年回到拱星镇泉乐村从事农业生产,除了种植水稻外,还种植莲花白、豇豆、鸡心白菜、大豆、茄子、莴笋等蔬菜。去年开始,他试着种了几亩羊肚菌,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今年继续种植。眼下,他的家庭农场里的几亩羊肚菌已经开始采摘。 懿之源家庭农场种植规模已从2015年的30亩扩大到现在的120亩,务工群众也从当初的30人左右增加到现在的70人左右,一年平均发放工资达六七十万元。 近年来,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加强市场营销,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不仅为自身发展探索了路径,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思路。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绵竹市家庭农场协会要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协会的带头引领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服务水平,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降低融资成本,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