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细看绵竹南站 美谈多样感受
作者:绵竹中学 胡佳欢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4-02-10
当开始对新开通的绵竹南站进行调研活动时,虽身处寒冬,但我的内心澎湃,仿佛冷冽的寒风也变得柔和起来。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踏上了旅途。 沿途,车水马龙,大家闲聊于车内,突然有同学惊呼,原来是我们到了终点——绵竹南站。 跑到站前广场,我们拍照细看。当然,最吸引我们的是“路边摊”,阿姨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不仅手艺好,掌握的信息也很丰富,比如周六周日人流量可达数千。平日上班时间段来的大多是老年人,动车已成为老年人赶场的交通工具,太便利了! 遇上爷爷奶奶大都有些腼腆,问他们的感受,大都表示,“舒服、愉悦、安逸。”子女们说,“让老一辈儿的人也感受到了科技的发展。”返校的大学生说,“回家更便利了,可以常回家看看。”外出上班族说,“我们坐过动车,看到新建的绵竹南站很高兴。”外地人说,“我到绵竹来,很方便了……”大家都祝愿绵竹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广场中间,看到一幅地砖式石雕地图。我们在大大的地图上找小小的家,内心十分激动。 进入车站体验安检,等待站长到来。站长说,不要小瞧这200公里,在这修建的200公里,可比平原350公里造价还要高,这是联通成都、兰州与拉萨的,是高铁网中“八纵八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站长说,动车的运行既离不开站台服务人员,也离不开背后的技术人员,他们要调整延迟发车时间导致的各种问题,高铁交通网络不能缺少这些人才。交通网络的每个节点都至关重要,一个节点的差错可能影响整个交通网络。川青铁路可谓是“三高铁路”,“高海拔、高严寒、高强度”,铁路工人十分辛苦。 在进行调研采访中,我们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人,感受也是不同的,摊贩阿姨的热情,爷爷奶奶的质朴,站长的细心,巡逻人员的一丝不苟,都让我印象深刻。让我们一起祝愿绵竹的发展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