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安全】绵竹:激活末端神经 奏响安全主旋律
作者:申梨 徐伦汧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12-08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今年以来,绵竹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建成的13个安全示范点位为依托,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把“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声音送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群众身边,推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持续向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安全保障。 突出重点 筑牢安全“防火墙” “这个‘安全手册’携带方便,内容很丰富,里面还有便民应急电话,简直实用。”12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大南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杜茉娟正拿着刚刚领到的“安全手册”仔细研究。这是社区为居民定制的安全图文手册,让大家既看得懂又记得住。 “外出时一定要记得关闭家中的电源啊!”……在剑南街道大南路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经常走进街边商铺和小区居民家中,宣传家庭安全小常识,提醒大家注意用火、用气、用电安全。社区的宣传栏里,各类安全提示、公益广告等也时刻提醒居民注意安全。 据剑南街道大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高建介绍,社区始终把防灾减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常态化开展平安巡逻, 筑牢安全“防火墙”。同时,社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以“小讲堂”的形式,组织志愿者、网格员入户宣传,把安全宣讲舞台搬到居民家中。 如何让安全宣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是绵竹市应急管理部门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 今年以来,绵竹市始终抓住安全底线不放松,以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为重点,进一步抓好企业、社区、农村、家庭、学校等的安全薄弱环节整改,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应急避险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在群众中普及。灵活运用“线上+线下”等各种方式,开展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有特色、有成效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全力营造“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氛围,力争达到安全宣传人人参与、安全元素随处可见、安全行为养成习惯的目标。 “五进”齐发力 安全理念入人心 “过路口不乱跑,过往车辆仔细瞧,一慢二看三通过,司机开车莫打扰......”在麓棠学校,伴随着轻快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孩子们挥舞着手臂,坚定地望向前方,宛如一个个“迷你版”交警。六年级的教室里,老师还利用课间时间讲解地震逃生技巧,同学们认真学习。这一幕幕已成为麓棠学校安全教学的日常。 麓棠学校校长杨广军告诉记者,今年,该校被认定为“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示范点。学校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和应急知识培训、主题班会、“安全记心中”故事会和集体演练等活动,还将安全知识融入课堂和课间操、小游戏,帮助学生掌握应急逃生的本领和知识,让学生成为安全科普的代言人、推动者。 教育一个学生,安全一个家庭,平安整个社会。在绵竹,各学校根据实际需求,多形式开展安全宣传进学校,包括消防、交通、地震、防溺水、食品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让师生们掌握灾害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时刻紧绷“安全弦”。 记者在中航宝胜看到,该公司围墙上设立了安全标语区,悬挂了安全图册,设立了各车间工伤事故一览表、厂区风险分级管控四色图、消防疏散图、汛期撤离路线图、高危行业“十不准”作业图。结合安全宣传进企业活动,市应急局相关负责人经常带队下沉生产一线检查安全,并邀请行业专家“把脉会诊”,排查风险隐患,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指导,全面提高辖区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今年,市应急局建立了13个安全示范点位,其中进企业示范点位3个、进农村示范点位1个、进学校示范点位5个、进社区示范点位3个、进家庭示范点位1个。 近年来,绵竹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形成了安办牵头、多元参与、联合共建的安全宣传工作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安全生产基础。绵竹市还将整合各类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参与,通过“线上+线下”“大屏+小屏”“传统+融媒”等方式,切实做好安全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应急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谱写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