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李拥民:返乡创业种出“致富花”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 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10-19
金秋时节,九龙镇棚花村“云度澜山”家庭农场花卉种植基地迎来了一年中忙碌的时候。“眼下正是绣球花育苗、月季花修枝的关键时期,鲜花种植马虎不得,必须要紧跟市场需求才会有竞争力。”农场主李拥民种植花卉既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又丰富了乡村旅游元素,助力了乡村振兴发展。 10月17日,记者走进李拥民的花卉基地,只见一团团、一簇簇的绣球花缀满枝头,微微四散的花瓣聚集成一个圆圆的花球,远看如丝绒,近看美似玉。在另一片田野里,月季花香袭人,似万点胭脂,占尽妩媚风光。李拥民正利用晴好天气,忙着修枝除草。 “大家都说农村机会少,可我觉得农村天高地阔,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今年49岁的李拥民曾在外经营生意,返乡创业做“新农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一直是他的梦想。2020年,经过市场考察和调研后,他看中了花卉种植带来的前景,便在棚花村流转了90亩土地,种植绣球和月季。 “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花卉种植,绣球和月季花期较长,备受消费者青睐。”创业之初,为了提高花朵产量和品相,李拥民积极学习种植技术,做好田间管理,并通过订单销售,将花卉销售至成都、上海等地。今年,他已卖出花卉50余万盆,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 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去年,李拥民在镇、村的支持下,成立了家庭农场,并加强与省农科院合作,引进了彩色油菜花品种,举办五彩油菜花节,并陆续培养绣球花、月季花等上百个品种,多方位满足游客赏花需求,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借此契机,不少村民在周边摆摊售卖土鸡鸭、腊肉、香肠、野菜等农产品,增加了不少收入。 在创业过程中,李拥民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村民袁发会是花卉种植基地的“老员工”了,她在这里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学到了花卉种植技术。“今年雨水多,草长得特别快,趁这两天天气晴好,得赶紧除草。我每个月收入大概2000多元,还是很不错。”袁大姐说,随着乡村旅游元素越来越丰富,村民们纷纷开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大家的日子都越过越有盼头了。 花卉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李拥民的信心越来越足。今年,他又引进了油菜花新品种蝴蝶谷,并积极培育更多绣球、月季新品种。“在村两委的支持下,我正在打造‘棚花漫谷’旅游综合体,以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李拥民表示,他将利用“菜花节”“梨花节”“赏果节”契机,举办绣球花展、月季花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棚花村的花卉知名度,示范带动更多人投身家乡发展, 助力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