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厚植沃土聚英才
作者:王虹 张帆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10-10    

——绵竹市以“三心促三力”聚才兴产

人才是强市之基、发展之要、活力之源。今年以来,绵竹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以“走心”的活动聚才、出“贴心”的政策育才,用“暖心”的服务留才,构建“以才兴产、产兴聚才”新格局。

增强牵引力,以需求为核聚才

9月28日,绵竹市情满月圆归故里·才聚兴绵话发展“知名人士故乡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来自全国各地各领域的17名绵竹籍在外知名人士回到家乡共忆往事往昔、续乡情乡缘、看绵竹新貌、谋未来发展。这是绵竹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探索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机制的一个缩影。

今年,绵竹市通过 “菁才汇齐筑梦家乡”绵竹籍高校学生家乡行、“遇见——绵缘悠长·竹梦未来”优秀青年人才交友联谊等活动,吸引绵竹籍人才归家共谋发展。针对绵竹技能人才缺乏的实际,通过“千人走千企”活动收集企业人才需求方向和类别,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事)业单位参加“同德同行”校园招聘,深入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推广绵竹,在四川轻化工学院等化工类、白酒类对口学院组织专场招聘,有针对性地引才。今年以来,全市共引进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53人,管理、技术类人才4651人。

夯实支持力,以实用为要育才

瑞驰拓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绵竹市产业强链带动人才引进的一个范例。

龙蟒钛业在购置超细研磨设备中结识并引进冯平仓博士来到绵竹开办企业。为帮助瑞驰拓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将资金和精力用于新材料研发及扩大生产上,绵竹市高发公司全程代建该公司的扩能扩产项目,建成后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交予企业使用,大大降低了企业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投入,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快速投产。2023年,瑞驰拓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平仓入选“科创中国”创业就业先锋榜。

近年来,绵竹市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驱动、最强引擎,大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围绕服务两个省级化工园区,大力发展新材料化工实际,制定“激发化工人才创新创业十条措施”夯实育才基础。绵竹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搭建高校学子实训平台、开办中试基地、专家学者面对面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等方式,育好科研人才。在绵竹市职业中专学校探索“政校院企”合作模式,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订单式培育化工类基础人才。举办“绵竹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以技能比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引导培育工匠精神。

做优向心力,以服务为基留才

今年4月,绵竹市举行“悦享绵竹”人才主题活动,将绵竹独特的沿山旅游和高品质的民宿集群特色与当地的人才优享政策相结合,创造性地设立绵竹首批民宿“人才驿站”,并现场发布了《绵竹市人才民宿优享政策》。创新推出人才民宿优享政策,首批优选12家优质民宿授予“人才驿站”,为全市菁英人才推出淡季免费旺季五折优惠服务,成功吸引德阳高端人才入住绵竹人才驿站,彰显人才尊享地位,为绵竹民宿引来更多优质客流。

《绵竹市人才民宿优享政策》只是绵竹市招才、重才的举措之一。绵竹市还出台了“科创新政十八条”,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人才资源,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培育高端科研人才;出台“白酒十条”措施,精培酒类人才,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给予最高30万元的奖励,鼓励职工参加在职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对顺利取证者给予5000元一次性奖励等。2022年,全市共发放白酒人才激励奖励40余万元。按照高端科研人才、中端技术力量、基础产业人才,分层、分类建机制强保障实施培育激励。

实施干部人才“团聚工程”,以积分制解决人才两地分居问题,让人才用心干事安心生活。建立人才健康档案,以专人导诊、专家会诊等精准服务打通高阶人才安居、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尊享渠道。为全市37名国省市高层次人才购买人才执业保障险,为11家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项目团队购买人才科研险、科技成果转化险。构建人才调研走访、谈心谈话、关心慰问服务机制,真正实现事业留才、政策留才、待遇留才、感情留才。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绵竹,处处洋溢着创新的激情,澎湃着创造的活力,活跃着创业的身影,铺展出一幅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