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小电驴”急需“大安全”  电动车行驶乱象如何治理?
作者:周韵 文/图 责编 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10-06    

近年来,方便快捷、使用成本低的电动车成为不少市民的出行首选,但电动车驾驶员闯红灯、逆行、与行人抢道等现象频繁发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优劣并存的电动车,如何扬长避短、加强管理,使其既方便又安全,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象:电动车交通违规现象频发

9月21日中午,在东大桥附近,红灯已经亮起,一辆电动车试图从密集的车流中穿行,差点与一辆正常左转行驶的小车发生碰撞,小车司机见状紧急刹车,才避免了交通事故发生。记者在此蹲守10分钟左右,发现违法闯红灯的电动车超过10辆。

下午5点40分,在小西街,接学生放学的车辆排起了长队,部分家长为了通行方便,将电动车骑上了人行道。“电动车从对面方向行驶过来,还比较容易发现,能及时躲避。如果从身后同向骑过来,有的车速过快,躲避不及肯定会出事故,真的非常危险。”市民王女士说,虽然上下学时间都有交警值守,但不少家长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无视交通规则,将电动车骑到人行道上。

9月22日上午8点,正值上班高峰。在回澜大道与玉妃路交叉口,来往车辆络绎不绝,其中一辆电动车行驶在直行道上,却突然变道左转,导致后面的车辆刹车避让,交通出现短暂拥堵。记者在现场看到,还有的电动车在骑行时,后座搭着成年人,前方站着一名四五岁的小孩,在车流中肆意穿行,非常危险。

中午12点,是送件和送餐高峰。在大南路,记者注意到,一些快递员和外卖骑手在行驶过程中打电话、聊微信,碰到认识的人还会并道行驶聊天。记者在沿线走访发现,大部分电动车都能在指定地点停放,但个别电动车存在占用盲道的情况。

原因: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是主因

针对电动车交通违规乱象频发,连日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全市城区范围内掀起整治热潮。

9月25日,记者在五路口执勤卡点看到,两名电动车驾驶员因逆行被交警拦下检查。“这里车流量这么大,如果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在整治过程中,交警对驾驶员进行了批评教育,通过现场普法引导驾驶员安全文明出行。

在玉妃路二段检查点,每当有不佩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车驾驶员经过路口时,交警都会一一拦下。“车上还搭乘了小朋友,怎么都不佩戴安全头盔?”“头盔放在家里,出门太急就忘记了。”交警表示,如果多次出现违规,将予以处罚。

“电动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薄弱,虽然我们多次整治,但效果微乎其微。”交警介绍,部分驾驶员为图方便、抢时间经常发生闯红灯、逆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规行为,极易引发相关交通事故。

为确保整治行动见成效,交警大队加强了警力部署、延伸整治时段,采取定点设卡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路段设立查纠点,全面提升路面查处率、劝导率。整治的同时,以农村片区为主战场,结合典型事故案例,面对面向广大驾驶员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建议:开展综合治理是关键

如何减少电动车违法现象,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市民,大家给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一是要规范生产行为。部分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会出现违法违规生产现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电动车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强化质量监督和产品安全检测,确保生产和销售的电动车合乎标准和要求。

二是要结合城市交通情况,适时增设和调整非机动车道,为电动车提供更为便利和安全的行驶环境,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是要采取“惩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广泛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大对电动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力度,增强电动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降低违法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