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英才】周利:用“舌尖”品味人生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8-21    

没有天生的工匠,所有的一鸣惊人,都是厚积薄发的成功,都承载着时间传承的力量。

剑南春集团公司品酒师周利自入行以来,坚持以初心铸匠心,不断实现对人生价值的自我突围。“品酒不是烟花式的表演,而是耐得住时间考验,经过无数次重复的练习与修养。”近十年来,凭借天赋和努力,周利先后获得 “德阳市讲理想、比贡献”创新示范者、“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被聘为2020届省级白酒评委、国家级白酒评委,并入选德阳英才计划2022年度“德阳青年工匠”。

浸润酒香的难忘岁月

初秋的清晨,剑南春集团公司酒体设计中心里,酒香四溢。一张桌子上,摆放着一排排装满白酒的小杯子,等待着品酒师的“检阅”。周利坐在操作台前,熟练地拿起酒杯轻轻晃动,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酒液入口,一丝甘醇涌上舌尖,瞬间,丰富的口感在味蕾中全部绽放。

周利出生于绵竹,自小浸润着酒香长大,让她对白酒产生了莫名的亲近和喜爱,也在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2014年,26岁的周利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剑南春集团公司微生物研究所,主要负责酿酒研究工作。

剑南春复杂的酿酒工艺,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精心储存、精心勾兑,才能终成佳酿。周利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晚上回家认真研究,耗费整整两年时间,才慢慢掌握了剑南春的每道酿酒工序。

近年来,随着高端数字化酿酒产业链的延长,剑南春集团公司走到了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过去公司采用的人工酿酒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生产需求,必须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传统酒企向生态酒企、‘智慧’酒企的转变。”2015年,周利参与到了公司机械化制曲升级项目中。面对首个重要任务,她全身心投入,常常忙得错过了吃饭时间。2019年,项目成功应用,机械化生产正式替代人工生产,周利的内心既欢喜又自豪。

酿酒研究工作渐入佳境,好学的周利又对藏在白酒里的奥秘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公司正在进行白酒品尝人才选拔,我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 成为品评员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周利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连起码的色香味格都不懂。“当时完全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幸好自己感官天赋不错,经过培训后终于顺利通过考试,踏入了白酒品评大门。”周利说,真正的好酒是有灵魂的,能与饮者合而为一。她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人更好地体验和感受白酒的美妙。

白酒里品味漫漫人生

品酒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周利每天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种酒体样本,其中包括65度以上的原浆酒。品酒时,要感受酒体从舌尖滑入咽喉带来的持续感官刺激,因为白酒中有成百上千种风味物质,可以有无数种配比方式,品酒师就要从中找到“黄金比例”。这不仅与天赋有关,更需要长时间孤独、艰苦的“修行”。

练就舌尖上的“功夫”并非一蹴而就。周利为了掌握眼观其色、鼻闻其香、口尝其味,综合判断酒体风格的本领,每天都会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半天时间品酒,另外半天时间到车间以工代训,向师傅学习请教。”在她看来,品酒师的入门,或许与嗅觉味觉天赋有关,但更多的是靠后天的训练。通过舌尖去细细品味每一种酒,分辨出不同酒的特点,生成味蕾记忆并在脑海里形成酒品“数据库”。

2020年,第四届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开赛。作为中国高水准的白酒品评比赛之一,高手云集,层层选拔最终进阶决赛的仍有上百名选手。面对压力,周利放平心态,将平时练就的“品酒神功”充分发挥出来,最终斩获奖项,成功被聘为2020届中国酒业协会国家级白酒评委,并获得“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在今年4月举办的2022年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白酒酒体设计赛项中,周利获得一等奖。

周利的成长与"蜕变”,是苦学钻研、淬火成钢、自我努力的结果,也是师傅言传身教的结果,更得益于剑南春集团公司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一名青年员工,我将充分发扬敬业、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不断厚积沉淀,酿好酒、出精品、铸品牌,为绵竹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周利说。

(部分图片系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