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投稿】我的故土我的家
作者:黄力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8-10
川西明珠,靓丽绵竹。丰饶沃土,天府之国。年画之乡,名酒盛地。物华天宝,洞天福地。 我打小生于绵,自幼长于绵。从记事起,便尽情陶醉于剑南烧春的四溢飘香,全心沉浸于绵竹年画的别致雅韵。品味诗圣杜甫佳作《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中千古名句“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的独特意境,描绘绵竹诗意澜兴。绵竹西门诸葛双忠祠诠释着“忠臣孝子纲常地,大将真儒父母邦”的深刻涵义,让每一名绵竹人深受教诲、倍加自豪,也全然明透、遵循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关于“忠孝礼义”的教导与训诫。杨锐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鼎力支持变法革新,不惜生命维新图强,为绵竹后人树立起了爱国救民的榜样。 绵竹自古以来资源富集、民康物阜、产业发达、安逸舒适,有“小成都”别称,被称为天下“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在这片历史厚重、生动鲜活的土地上,人们幸福、快乐、自强地生活着,这一切得益于“绵竹母亲”的丰博、滋润、宽厚。巍巍的龙门山山脉骨架健硕、青秀挺拔,冰凉的绵远河河水清幽潺潺、浸润心脾。在这里,你可以纵情欣赏并徜徉于春季漫花遍野、生机盎然,夏季避暑纳凉、心旷神怡,秋季天高地朗、瓜谷飘香,冬季雪山巍峨、银装素裹。一幕畅心的印记,一幅亮丽的画卷,一派活力之景象! 回忆往昔,似乎种种美好图景尽染眼前。然而,2008年突如其来、千年一遇的汶川特大地震重创绵竹,万人伤亡、草木同悲,连续生活十余年的家乡遭遇万般劫难。然而,我们脚下站立的土地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对口支援省份的倾情援建,全国人民的无私大爱,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全力攻坚、科学建设,中国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了世界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惊人奇迹!涅槃重生的灾区城镇拔地而起,公共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增强,惨受创伤的产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灾区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作为极重灾区的绵竹,发生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绵竹人民也在这次千年浩劫之后变得更加坚强坚韧,更加感恩奋进,目前正昂首迈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未来可期、明天更美! 我的故土璀璨绵竹,挥不去的记忆与思念;我的家乡绵竹汉旺,道不尽的情感与怀念!春山可望、斯之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