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刘成蓉:返乡种植无花果 奋斗结出致富“增收果”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8-07
八月,瓜果飘香。在紫岩街道谷王社区6组无花果种植基地,果农刘成蓉、杨长元夫妻俩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今年行情不错,果子产量也高,预计销售额达10余万元。”自2014年开始,他们夫妻俩依托村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无花果特色种植,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还助力了乡村振兴发展。 8月7日上午,记者走进刘成蓉、杨长元夫妻俩的无花果种植基地,只见成片的无花果树青翠欲滴,翠绿色、紫红色的无花果缀满枝头。微风拂来,果香四溢,刘成蓉穿梭其间,忙着采摘。“无花果全身都是宝,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更为关键的是,果子挂果期比较长,产量还会逐年增加。”刘成蓉说,无花果每年7月开始陆续成熟,可以采收至11月底,每亩产量近一吨左右。 刘成蓉、杨长元夫妻俩曾在外地务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2014年,他们瞄准致富机遇,毅然决定返乡创业。“我们当时就想发展农业,希望在农村也能大展身手。”在了解到无花果种植周期短、市场前景好及绵竹本地还没有大规模种植无花果等情况后,他们在当地流转了7亩土地,开始栽种无花果。 万事开头难。起初由于缺乏种植技术和经验,夫妻俩种植出来的无花果个头小、产量低、收入少,两人为此十分苦恼。“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高品质才能有高效益。”经过潜心学习摸索后,刘成蓉发现,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实,必须保证土壤的肥沃。为了达到科学施肥要求,她利用自家猪粪、鸡粪,进行发酵腐熟后,制成有机肥给无花果树施用,并补以钾肥、钙肥,以满足树体的生长和维持土壤中性微酸的状态。在无花果生长过程中,刘成蓉坚持不喷打农药,果子绿色生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青睐。 对于无花果树的修剪,刘成蓉也有自己的“秘诀”。“无花果是灌木植物,生长速度比较快,主要是要把握好萌芽前、结果前、结果期、落叶后四个关键时期的修剪,为无花果节省养分,增强枝条间的透气性和透光性,从而利于果实的生长。” 提起自己的田间管理技术,刘成蓉自信满满。 “经过精心管护,我们现在种植的无花果品质好、口味甜,产量也连年提升,现在每天能够采摘1000斤左右。”2021年,刘成蓉、杨长元夫妻俩将种植面积扩大至12亩,通过订单销售、入园采摘等方式,解决了销售后顾之忧。自去年开始,他们推出了同城配送服务,利用微信、电话等进行线上订购,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种植无花果的效益越来越好,刘成蓉夫妻俩生活也越过越红火。为了带动乡亲致富,他们还积极培育无花果果苗,并对有意愿栽种的村民,传授种植技术。“我们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挖掘出无花果更多价值,延长无花果的产业链。”刘成蓉说,他们还将结合“农旅”定位,将特色农业与农耕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等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