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绵竹人】陈翠琪:保持赤诚“茶心” 做赵坡茶艺点灯者
作者:申梨 徐伦汧 文/图 责编 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8-03    

今年51岁的陈翠琪出生于绵竹市紫岩街道,从事茶叶生产研究已经20多个年头了。她是国家级高级茶艺技师、三溪香茗茶艺师,今年获评“最美绵竹人”,她领衔创建的陈翠琪茶艺师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四川省总工会评为“十佳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岗”、四川省工人先锋号……诸多荣誉冠身,只因她拥有一颗赤诚的“茶心”。

90年代末,陈翠琪从某矿山企业下岗,最初她也感到迷茫无助,但是骨子里不服输的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应聘到三溪香茗茶叶公司上班。20多年来,她先后前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茶叶研究所、四川博茗茶产业技能培训中心学习,从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审评、赵坡茶文化研究、茶艺服务学起,一步一个脚印,虚心学习,努力钻研,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近300℃高温的铁锅里,细嫩的一芽一叶上下翻腾,烟气顺着锅沿蒸腾而起,浓郁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7月25日下午,在茶仙谷的制茶室里,陈翠琪坐在“火炉”旁,手掌在铁锅之中左右旋转,一炒一揉之间,飘出浓郁、醇厚的茶香。

“铁锅温度很高,一定要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不然茶叶容易焦。”陈翠琪不停地翻炒,观察着茶叶色泽、闻闻茶香,仔细叮嘱学徒们要注意制茶技巧。

为了培养更多的茶艺传承者,在三溪香茗公司的支持下,她创建了陈翠琪茶艺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开展师带徒结对活动,将自己所掌握的茶艺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尽全力做好茶艺传承。2018年,在首届“德阳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中,由陈翠琪精心培养出来的两名茶艺师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盛唐茗贡品,中华赵坡茶。”早在唐代,绵竹赵坡茶就被列为贡茶。出于对赵坡茶文化的喜爱,陈翠琪经常去山区探访老人,体验老茶农的传统采茶、制茶生活,挖掘本地茶树资源,学习古老优良的制茶工艺,并按老茶人所述工艺制出绵竹老工艺茶品。

“做茶,其实是看一个人对茶性的了解程度,老茶人一辈子扎在深山里,一心一意制茶,向他们学习,才能真正了解茶,制出想要的茶。”陈翠琪说,起初自己并不懂茶,在识茶、品茶、制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茶学的魅力,也一直努力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陈翠琪积极参与技术攻关和创新,与同事方发义一起通过三年的实验,研发了“大马士革玫瑰鲜花窨制茶叶工艺”,制成了极具特色风格与口感的玫瑰红茶,不仅深受茶友喜爱,还获得国家专利局的发明专利授权,并在2017“四川名茶”的评选中荣获“最佳创新奖”。

多年来,工作室成员在陈翠琪的带领下,发挥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赵坡茶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绵竹赵坡茶技术培训与技术攻关团队,开发了玫瑰红茶、桂花红茶、煮饭茶、茶树花等新产品。

同时,她大力挖掘赵坡茶文化,主编反映川西茶文化特色的茶艺舞蹈《茶乡美女•三溪香茗》,在绵竹市首届农村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她走进多所学校,进行茶知识的普及和茶艺展示;不定期为大家进行《饮茶与健康》专题公益讲座;通过举办各种茶会,进行赵坡茶文化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爱上茶文化、传播茶文化……   

 如今,在陈翠琪茶艺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技艺与青春力量的“融合”。未来,她将继续致力于茶艺事业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人来传承。茶学是我的专业也是事业,我会坚持下去。”陈翠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