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在助人为乐中绽放青春风采
作者:王虹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4-11    

——记四川好人王利

90后绵竹女孩王利,在武汉做着一名普通的网约车司机,但她却用勇敢和坚守两次在疫情中逆行而上,帮助和温暖他人。2020年,王利被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被评为“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2023年3月,被评为“四川好人”。

关键时刻 逆行投身“武汉守卫战”

2020年武汉疫情暴发,王利毅然加入武汉应急志愿者车队,成为一名“摆渡侠”。她每天辗转一百多公里,平均每天服务时长达11个小时,连续跑腿服务80多天,为当地2000多户居民提供跑腿和接送服务,解决燃眉之急。

王利接送的一般都是社区里的老年人,大都是慢性病患者,需要去医院做透析、化疗,都是必要的出行。为了保护自己和乘客安全,她穿上了防护服,透明护目镜下戴着N95口罩。为了节约防护资源、保证防护效果,她只能少喝水,减少上厕所次数,这样一身“装备”,王利从早上8点出门到晚上6点回家都不能卸下。

王利还会参与防护物资运输等志愿服务。居民们有什么需要,就直接告诉她。有的居民要在医院开药,可能需要等半个小时,王利就在医院楼下等半个小时。“每次这些居民到了医院的时候,刚一上车就跟我说,谢谢你们,不然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医院。听了他们的话,我真的很感动,也蛮欣慰的,觉得这个事情我做得对,我的决定也是对的。”王利说,自己做出留守武汉当志愿者的决定,是源于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踊跃支援四川、支援绵竹,带给了她很大的温暖,她希望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和爱延续接力下去,用勇敢和坚守为武汉人民筑起一条“生命线”。

在武汉当了80多天“摆渡侠”的王利,除了服务社区居民外,还坚持献血。在最累最艰苦的那段时间里,她的体重从100斤降到80斤。去献血时,被医生劝阻说“不行!你太瘦了”。原本计划献血400毫升,最后她献了200毫升。 

千里驰援 共同守“沪”

2022年4月3日晚,王利通过网络看到上海志愿者招募信息,没多犹豫,她主动报名,带着一车消杀、防护物资,和武汉微光救援队驱车800公里驰援上海。

抵达闵行区浦江镇后,王利按照当地政府安排,有条不紊地带领团队22人迅速对浦江镇相关小区、隔离酒店、民房等场所开展全面消杀。

驰援上海期间,王利每天清晨7点左右起床,换上防护服,和工作人员一起带着消杀设备到隔离点消杀。晚上10点左右,在完成消杀工作后,她还同团队一起采购、运送物资,一对一服务当地居民。有时消杀任务重,忙完所有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才能休息。

从支援武汉到驰援上海,王利几乎一直在路上,哪里有需要就支援哪里。

希望为更多的人撑伞

年少时经历汶川地震,王利说,“多活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从2008年到2018年,她辗转多地,漂泊10年,成为专职网约车司机,除了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她还尝试自己组建公益团队。2021年6月,她发起成立了“摆渡侠巾帼志愿服务队”,首批有38名女性网约车司机加入,多次组织志愿服务队的司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截至2022年年底,她已有2000余天的“滴龄”,累计完成近2万单,一边跑车一边投身公益活动。在“我的勋章墙”一栏,接连点亮了5个勋章,“抗疫先锋”排在首位。对于自己获得的一系列荣誉,王利并没有过多的想法,她说:“未来只想在志愿者和公益事业这条路上,帮助更多的人,为更多的人撑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