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折翅“春燕”展翅飞
作者:周韵 廖辉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3-22    

——记四川省自强模范、德阳市道德模范刘春燕

 

阳春三月,春光烂漫。刘春燕锁上门,骑上电动三轮车,穿过大片油菜花田,来到“春燕”手工作坊。她和姐妹串着珠子,拉着家常,笑意爬满脸庞。“我们的人生还有很多可能,未来一定更美好。”从左大腿截肢到创办手工作坊,刘春燕用十余年时间,带领一群深受地震创伤的姐妹,重拾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自强不息 折翅燕子长出新“翅膀”

“5.12”特大地震前,刘春燕是绵竹天池煤矿集团的一名普通员工,和老公、儿子过着温馨的日子。地震发生时,山摇地动,她和同事被掩埋在了废墟下。由于长时间挤压,刘春燕被救出来后,左腿坏死、脊柱损伤,成了高位截肢病人。

在浙江瑞安医院治疗时,刘春燕因化脓性感染又闯了一次“鬼门关”。当听到医生说“这辈子可能再也站不起来”时,她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看到每天精心照顾自己的家人和忙前忙后的医护人员,她又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回四川后,刘春燕开始进行康复性训练。在她的加倍努力下,仅用半年时间,刘春燕就可以扶着平行杠站立了。到2011年,她终于可以借助假肢走路,把QQ名也从“不能飞的燕子”改成“我要飞”。

“要想真正‘走’出来,大家必须得找点事情做。”2011年,刘春燕和一群因地震致残的姐妹们聊天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想学点东西,掌握一门手艺,尽量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当年底,在汉旺镇集贤社区和青红社工组织的支持下,“春燕手工作坊”诞生了。

一根鱼线,一堆大小不同的彩色珠子,徒手将珠子一颗颗排列、串起、扎紧,一件手工作品便完成了。这门看起来并不复杂的手艺,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耐力。“串这个需要手劲,否则做出来的作品不好看。”鱼线把手勒出条条血痕,但刘春燕和姐妹们从未想过放弃。

展翅翱翔 带着幸福享受生活

走进“春燕手工作坊”,对面墙上悬挂着一幅书法,上书“自强不息”四个字。在这个十多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琳琅满目的亚克力串珠手工艺品摆满工作台和置物架,精巧别致、独具匠心。“这几个字鼓舞着我、指引着我。”刘春燕说,这些年来,不管遇到再多困难,都努力将工作坊办好,尽可能多地为姐妹们带来收益。

创业路上,刘春燕也遭遇过“风浪”。“刚开始手艺不成熟,做的作品不好看,销路也不行。”面对压力和挑战,刘春燕咬紧牙关,克服一切困难学习技术,终于和姐妹们做出了一件件漂亮的作品。每到汉旺镇旅游旺季,她都会推着车去摆摊。车上挂满彩色珠子编成的手工艺品,吸引了很多游人的眼球。“就算不买,他们也会夸赞我们的手很巧。”刘春燕明白,别人的一个肯定,对于她们来说,是一种莫大鼓励。

渐渐地,“春燕手工作坊”在德阳有了知名度,一些小学开始找到他们,定做一些车载挂件,老师将挂件背后的故事,讲述给班上的学生。一位大学教授也帮着他们吆喝,扩大这些手工作品的销路。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如今,“春燕手工作坊”的串珠产品已经在孝德镇年画村和汉旺地震遗址设立了展销窗口,同时还在网上开设了店铺。在她的带领下,作坊里的三位姐妹每月都能有几百元钱的收入。为了带动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刘春燕还办起了培训班,免费教大家学习串珠技术,她也因此荣获了四川省自强模范、德阳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儿子工作稳定了,老公也快退休了,自驾旅游的梦想即将要实现了。”刘春燕觉得现在的生活十分幸福,唯一的心愿就是作坊的订单再多一点,姐妹们的收入再增加一点。除了和姐妹们做手工,刘春燕还喜欢骑着三轮车逛公园,海棠、樱花、油菜花,都是她眼里的风景。“折翼”的燕子又长出了新“翅膀”,这一次,她想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