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2】绵竹:点燃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拼出工业发展“新图景”
作者:申梨 牟文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3-01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战场,工业强则发展强。2022年,绵竹市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29.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速6.3%,居德阳第一;完成工业投资125.5亿元,总量居德阳市第一;全年实现新增入规工业企业22户,新入规户数创历史新高……这张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凝聚着智慧,充满了力量。

回首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绵竹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德阳市委全会精神,以“滚石上山”的韧劲,加压奋进、顽强拼搏,奋力拼出更加靓丽的 “工业全拼图”。

主导产业齐发力 点燃工业经济增长新引擎

在剑南春集团公司,酿酒车间热气腾腾,包装车间一派繁忙,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人们正全力以赴赶工期、抢进度,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景象。据剑南春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公司的销售形势逐渐向好,给员工增添了自信和发展的动力。“开好局”也要“开新局”,目前,公司上下正马力全开,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盛泉钢铁生产车间,经过初轧、中轧、精轧、冷却、打包等制钢流程后,一块块废铁蜕变成了成品,装车发往全国各地。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四条生产线全部在产,产能达到了70%,随着市场行情的逐渐回暖,预计今年4月份将迎来发展新高潮。

“2022年,钢铁生产企业遭遇了原材料涨价和产能受限等困难。面对压力,公司不断寻求方法逆势突围,采取降本增效、做优产品、扩大销售渠道等方式,产能达到了50亿元。”该公司董事长陈彩城告诉记者,2023年,公司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揽金倍增计划,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同时,将发挥产线优势,加强辐射半径,立足德阳重大基建项目,力争销售过百亿元,为德阳“重返前三”贡献力量。

在位于德阿产业园的四川致远锂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24小时不停运转,在产线末端的包装岗位,企业高品质的电池级碳酸锂产品被迅速装袋、打包。

“去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德阿产业园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满负荷生产,销售额突破了百亿元大关,这是致远锂业历史上效益最好的一年。新的一年,我们将全力以赴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谈到企业未来发展,该公司总经理米永强自信满满。

纾困增效出实招 护航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倍佳新材于2022年4月成立,5月与绵竹市委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8月进驻园区,年产200万平方米的硝酸纤维素(NC)膜全自动生产线项目从签约、设计,到建成投产,仅用时近8个月。”四川倍佳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旭东笑着向记者谈起让他引以为豪的“企业速度”。

据介绍,在绵竹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园区用保姆式的优质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并结合项目实际需要,量身定制生产基地和配套设施,让企业可以拎包入住,助力抗原检测试剂用NC膜全自动生产线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不仅成功实现了进口NC膜的国产化替代,解决了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还填补了四川在功能膜材料研发生产领域的空白。目前,倍佳新材已收到国内外多家知名抗原试剂生产企业的采购订单和诸多战略合作意向。

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德阳川发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正以奔跑开局的奋进姿态,一次次刷新项目进度表,朝着节点目标冲刺。2022年3月,该项目落户德阿产业园,预计2023年3月中旬,磷酸铁锂项目将实现单机试车,今年可实现7000吨产能。该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税收12.84亿元,吸纳就业3000余人,助力打造“中国锂都、千亿园区”。

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工程设备部部长万新明告诉记者,自项目开工以来,德阳市成立了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临时党支部,德绵两级市领导主动担当,深入一线问需求、督进度,德阿产业园和相关部门靠前服务,抽调党员骨干和产业助理当好企业“娘家人”,全程参与、实时跟进,协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强化项目保障要素,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据市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长代敏介绍,去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工业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多。面对挑战,绵竹强力出招,做好政策惠企,制定推动良好开局、稳住工业生产、加大升规培育等政策,市本级财政累计安排2200余万元用于激励企业生产,提振工业经济发展信心。建立市领导和市级部门联系服务规上工业企业机制,精准高效服务,助企纾困解难,累计为工业企业解决困难问题330多个。梳理企业融资需求,组织企业参加产融对接会,用好市本级金融政策,“银政通”“园保贷”“应急转贷”等项目全年为61户企业提供4.4亿元贷款需求。

同时,绵竹市不断培育优质企业,做好“一对一”服务,提升发展“含金量”。2022年,绵竹市实现产值、营收破百亿元的民营企业有2家,位于德阳第一。重点企业23家,其中龙头企业6家,全年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累计24家。四川省制造业“贡嘎培优”100强企业3户,四川省民营企业100强5户,均位于德阳市前列。

拼产业集聚、拼项目建设、拼企业服务……“拼”字当头,乘势而进。绵竹市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推动、企业培育发展、科技创新引导,以推动化工园区扩区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力争在爬坡上坎中书写灿烂“赶考篇章”,为建成“三个千亿园区”积蓄新动能,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