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张子雷: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作者:唐妮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1-11    

早上7点,简单洗漱后,我换上外卖服,戴上头盔,推着电动车出门。路过早餐店时,顺手买来馒头和豆浆,三两口吃完后,便迅速打开接单和导航软件,穿梭在大街小巷,开始日复一日的工作。

我叫张子雷,今年36岁。为了方便照顾生病的妻子,2019年,我从外地回到绵竹,成为了一名专职外卖骑手。接单、取餐、赶路、送达,一辆电瓶车和一部手机几乎是我工作的全部,一天12个小时我都“奔跑”在路上。

当我真正迈入外卖骑手这一行时,我才发现这份职业是多么辛苦。无论是烈日下、暮色里,还是风雨中,总能看见骑手奔波的身影。为了能接到更多的单子,我总是饿着肚子去送餐,过了订单高峰再吃饭,因此患上了胃病,包里常年准备着胃药。

在2022年,我曾有过很多感到疲惫不堪的时刻,其中,最令我情绪紧绷的便是大雨天和酷暑时节。因为相较平时,订单量会大大增加,甚至出现爆单的情况。我常常一天要跑200多公里,送上百份订单。由于雨天道路湿滑,给送餐增添了不少风险。好几次,我都因为路面积水的窝凼而导致连人带车摔倒在地,餐食洒落一地。面对不能准时送达的焦虑以及部分顾客的投诉和不理解,我曾感到很委屈,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来到位于马尾河边的户外劳动者驿站休息片刻,喝点热水、看看电视,和同事下下棋、聊聊天,放松一下心情。在过去,我们都以电瓶车为家,风尘暑热、阴雨寒冻,无处可避。自从户外劳动者驿站投入使用后,我们有了能够积蓄力量、重新出发的“家”,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对我们的重视和尊重。

尽管经历过辛苦和委屈,但收获的温暖和感动占据着我绝大部分的记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去年夏天的一个正午,我送餐到天河路某小区,当我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爬上6楼时,看到了早早等在门边的小女孩,她贴心地为我递上一瓶冰冻过的矿泉水,甜甜地说道:“叔叔,您辛苦了!”那一刻,我体会到了这份职业的价值,也为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关心而感动。

去年11月,绵竹突发疫情在家休息了10天后,我便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为临时管控在家的居民、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配送各类生活物资和工作用品。从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饭菜,到一盒盒急需的家庭应急药品,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想,我送达的不仅是生活物资,更是人世间的爱与温暖。

日月如梭,2022年已成为时间长河中的一颗沙粒,却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这一年,我从众多骑手中脱颖而出,当上了小组长,实现了升职加薪;这一年,我用多年积蓄在绵竹新城购置了一套电梯新房,让家人的生活环境和品质能得到改善……

“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党的二十大报告,令我们新业态从业人员倍受鼓舞,即使是最普通的劳动者,也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