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 搞建设】绵竹“新农人”田间地头忙生产
作者:张娟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3-01-05
“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加美好。”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贺词,蕴含宏伟愿景,饱含殷切期望,也使我市广大“新农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在新征程上,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奋进,阔步向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大家好,这是我们工人刚从田里采摘下来的豌豆尖,很新鲜的哦!”在什地镇五方村二组军玥农场的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熊利正在用手机录制视频。在她身后,连片的豌豆尖郁郁葱葱,几十名工人正娴熟地采摘豌豆尖并装进筐中,待称重记录后便装车运往成都等周边市场。“目前,我们在什地镇的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发展社员100余名,主要种植草莓、西瓜、豌豆尖、黄豆等果蔬类农作物。”熊利说,他们的果蔬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新疆、北京、广州、深圳等地。 “奋斗创造奇迹,力量源于团结。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勉励我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美好展望中凝聚起中华儿女的奋进力量。”熊利表示,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她切身感受到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利好。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让她信心倍增。 谈及新年愿景,熊利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我们将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勇担强农兴农使命,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为方向,加快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熊利说,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他们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好,越走越宽。 连日来,紫岩街道家庭农场主刘光均总是在田间地头转悠,查看小麦长势,做好田间管理。谈及未来,他信心满满。“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新的一年,我们种粮大户信心十足,更要加把劲、带头干,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力量!”刘光均说。 2014年,刘光均瞄准农业发展致富契机,与家人商量后成立了家庭农场,并在当地流转800余亩土地种植小麦、水稻和蔬菜,年纯收入超过了20余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为激发乡村新活力,带动村民共致富,刘光均积极吸纳当地村民从事种植、管理、采收等工作,并示范带动了周边30余户农户发展种植业,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环节升级、全价值提升、全产业融合,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现在还有国家的各种补贴政策,让我们发展农业的劲头更足了。”刘光均说,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新的一年里,他将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