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绵竹:党的“好声音”响彻在基层大地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 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1-01
辉煌成就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绵竹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基层,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参与热度,更有民生温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11月1日上午9点,在剑南街道金隆村文化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坝坝会正在进行。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积极谈变化、话发展、畅未来。“我读你听”“你问我答”等环节,更是深化大家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将现场的学习氛围推向了高潮。 为在基层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连日来,金隆村结合辖区实际,将学习“课堂”搬到村民院落、文化广场、田间地头,通过开展坝坝会、培训会、板凳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拉家常的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大西街小学会议室,党员教师、年轻教师围坐在一起,聆听校长王琴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讲解,“强国复兴有教育”的责任感在广大教师心中树牢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守‘童心向党 美好生长’办学理念,落实‘双减’政策,深化新课程改革,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勇毅前行!”王琴说。 为将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与红色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用“小切口”诠释“大情怀”,近段时间,大西街小学通过开展党员家长上课、军事运动会、“学习二十大精神,争做大西新时代美好少年”演讲比赛等活动,积极打造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引导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 走进瑞驰拓维“职工之家”,干部职工正利用休息时间,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形式,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好声音”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作为一名技术工人,我要把好质量关,把公司设备做成‘艺术品’,让中国制造走向全世界。”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后,职工肖开强信心满满。 近年来,瑞驰拓维致力于超细研磨设备研究与制造,实现了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傲人佳绩,成为国内超细研磨研发领域的佼佼者,打破了超细研磨设备被国外垄断的“神话”。对于未来发展,公司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绵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秋日午后,九龙镇棚花村文化广场上,伴着悠扬的乐曲和清脆的竹板声,爱心姐妹队唱起了一段节奏明快的快板。这个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宣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讲述了九龙镇发生的翻天覆地喜人变化、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时代新气象。 台上,竹板打得响亮,词儿唱得有劲儿;台下,村民们听得陶醉,掌声接连不停。“一心跟党走,日子有奔头。”村民王大姐说,十年来,党的好政策一个接一个,他们一家不但脱了贫,还利用沿山旅游发展契机,发展水果种植,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 连日来,九龙镇巧妙地把宣讲融入到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运用“宣讲+文艺”的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等内容编排成快板、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让广大群众在享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受到教育,确保大会精神能及时传递到家家户户。 为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入脑入心,绵竹市还整合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宣讲员等力量,深入田间地头、村庄社区、工厂车间、文化广场、学校医院等基层一线实地宣讲,把宣传触角延伸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流动党员、老党员等群体中,做到有形有效全覆盖。各镇(街道)在采取“线上+线下”的宣传基础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快板、山歌等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起群众身边宣讲站,打通了理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