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绵竹:以奋进之笔 书写人民满意教育答卷
作者:申梨 尹翔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0-27
强国必先强教育。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翻阅绵竹教育十年画卷,一幕幕变化呈现眼前,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逐步成为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绵竹市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扩优提质、促进优质均衡、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把教育美好蓝图逐一变成实景图,交出了一份沉甸甸、高质量的教育答卷。 引入名校领办新模式 激活绵竹教育发展新动能 2020年5月9日,四川师范大学和绵竹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协议正式签订,这是绵竹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喜事。签约两年多来,通过引入川师大领办川师绵竹附小、川师绵竹附中两所学校,共享川师大丰富的师范科研成果与强大的教育人才资源,开启了合作推进“川师大——绵竹”校联体建设新篇章。 川师绵竹附小是由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领办,2020年9月正式开校投运,不仅解决了孩子们入学难、就近入学难,还让周边百姓享受到了高质量均衡教育。 足球场上,同学们你追我赶,演绎着足球的激情与魅力;实验室内,同学们化身为“小小实验家”,体验着科学的乐趣;美术教室里,同学们用五彩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水彩画……在川师绵竹附小校园内走上一圈,让人禁不住感叹:这里的孩子真幸福! “川师绵竹附小给我的感受是‘新’,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环境。”该校语文教师刘俊告诉记者,川师教育集团还经常邀请省内的教育专家,走进他们的教学课堂,帮助老师快速成长。 据川师绵竹附小副校长邓昌军介绍,自学校开校投运以来,在消化吸收川师大基础教育集团输入“能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自身“造血”机能,学校除了开设国家基础型课程外,还开设了拓展型、社会探究型、财商课程等各类具有多元化、儿童化、个性化的君子培育课程,全面满足孩子们的个性发展需求,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 学校好与不好,孩子和家长最有发言权。2020年9月,市民侯晓的孩子正式步入小学生活,当初择校时,得知学校由川师大基础教育集团领办,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川师绵竹附小。“家门口就有这样的好学校,让孩子能接受优质的教育,我们心满意足了。”提及学校,侯晓言语间满是赞叹。 校园环境是硬实力,优质课堂更能体现学校的“软实力”。在川师绵竹附中初二9班的数学课堂上,青年教师李玲不局限于死板生硬的教科书内容,通过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的潜能在数学课堂中得以释放。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是全校教师集体教研得出的“智慧结晶”。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李玲对记者说道。 据悉,近年来,由川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组建名优校长领衔的管理团队,带领来自成都本部的骨干教师、全国高薪招聘引进的经验丰富的名特优教师、全市公开选聘的优秀青年教师共同执教川师绵竹附小、川师绵竹附中,全程共享、无缝对接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激活绵竹教育新动能。 优化“集团化”新模式 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绵竹的教育改革,一直在探索创新中。 2009年以来,绵竹大胆实践,大力推进校际协同,创设均衡平台,力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开辟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2年,紫岩小学携手齐天学校等4所乡村学校,成立“绵竹市城乡教育联盟(1+4)”,共同探索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教师发展、学生活动、文化特色建设等,开启了城乡学校抱团共进的路子。 2020年9月,绵竹市正式推行“一校多区”办学模式。先行试点以大西街小学总校引领下的晋熙校区、春溢校区、板桥校区“一校三区”,紫岩小学总校引领下的紫岩路校区、齐天校区“一校两区”,初步形成“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踏上了为绵竹集团化办学的探路之旅。 2021年下半年,绵竹确定了以4大功能分区为基准,由城区5所优质学校领办组建5个小学教育集团。目前,大西、紫岩、天河、南轩、城东(川师绵竹附小)教育集团以“强+弱”“名+新”“城+乡”“中心+边缘”为模式,将优质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完善的课程体系、优秀的师资队伍等辐射到薄弱学校,不断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间差距,构建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育人体系。 …… 紫岩小学齐天校区是紫岩教育集团的“其中一员”。日前,紫岩校区的林丽老师赶到齐天校区,给萌娃们上了一堂音乐竖笛课。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认真的练习演奏方法和技巧,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竖笛的魅力,体验到了音乐世界的美妙。 紫岩小学齐天校区缺少英语、美术、音乐老师,难以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紫岩校区主动与齐天校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并通过艺体走教,让学生享受到核心校区的优质艺体教育资源。一年下来,紫岩小学齐天校区的孩子们走出校园,站在紫岩教育集团的竞技平台,参加各类特色艺体活动,不仅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也开阔了视野。 “师傅王斌老师走进我的课堂,手把手指导,帮助我迅速成长了起来。”紫岩小学齐天校区教师叶林基告诉记者,紫岩教育集团为青年教师制定了一对一师徒结对方案,搭建了成长便捷通道,并通过跟岗、交流、培训、磨课等方式,助力老师快速成长。 据紫岩小学校长徐利介绍,紫岩教育集团积极探索集团内校长和教师的交流模式,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按照“学科对应、余缺互补”的原则,建立健全教学指导、交流任教,一对一,一对多业务帮扶,通过集团化办学与教研联盟的有机结合,经常性、多样化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实现集团内教师研讨“零距离”互动交流,骨干教师、新教师、薄弱教师短期双提升,推动各校区同步、优质、均衡、特色发展。 经历了一年的蜕变,集团化办学模式真正将城乡学校紧紧地连在一起。大西教育集团以“党建+童心”为纽带,形成“童心·同心·同行”的集团发展理念,使各校区同气连枝,有了创造“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天齐村小在天河教育集团的“优质+”带动下,办学质量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周围的适龄学生普遍开始选择就近入学,学生人数已经逐年回升;清平学校为城东教育集团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教育校内外资源,实现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南轩教育集团内的石坝村小学在撤并后,改造成了职中年画专业实训基地,实现了教育资源高效利用…… 在绵竹,教育高质量发展已从一句口号、一个理念,转变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一项项有力的政策、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市教育局局长陈黎明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教育系统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昂首跨越、蓬勃发展的姿态,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努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