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九龙镇:做活美丽山水文章 走好农文旅融合新路
作者:周韵 尹翔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10-11
清晨,穿梭于稻田果园间,与大自然来一场浪漫约会;午时,听着古刹的钟声向着寺庙而行,犹如一场朝圣之旅;傍晚,栖息于树影花香的民宿小院,可与山水繁星相拥而眠......在九龙镇,总有一处地方,可以让游人闲来拾趣,追逐乡愁。 岁月年轮,十年一记;美丽九龙,已然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九龙镇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绵竹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托天然禀赋山水资源,深挖核心地带优势,按照“乡村变景区、居所变业态、规划变红利”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宜居镇,成了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特色产业擦亮金字“招牌” 产业兴则农民富。十年来,九龙镇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牢牢地牵住增收“牛鼻子”,越来越多元的农业产业正擘画着镇域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新图景。 贵菲家庭农场里,成片的猕猴桃树枝上,果实挂满枝头。三五成群的游人挎着果篮,体验着采摘的乐趣。瞄准特色农业发展契机,2013年初,邓方贵和妻子在棚花村流转了20余亩土地种植猕猴桃,通过摆摊销售和入园采摘的经营模式,收入十分可观。 “绵竹乡村旅游的火热发展,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我们的果子根本不愁销路。”如今,邓方贵和妻子将猕猴桃种植基地已扩大至80亩,年销售额达到上百万元。种植过程中,他们不断钻研,对猕猴桃进行水雾栽培,试种成功后,不仅能保证精准施肥,避免土传病害,还能提高果实品质,实现四季有果。 为促进棚花村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今年年初,邓方贵利用农场风貌改造契机,打造了直播间,通过短视频平台拓宽了销售渠道。同时,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合作,培育新品种,科普、宣传猕猴桃,进一步擦亮该村农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走进位于马跪村的赵坡茶仙谷,成畦的茶叶青翠碧绿,茶香弥漫山野,工人穿梭茶树垄间忙着劳作。半山腰上的茶室里,游客们品味新茶、学习茶文化,惬意十足。 “十年前,村上产业发展滞后,环境脏乱,村民幸福指数很低。有了茶仙谷后,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我们在这里务工,每月还能挣2000多元,日子越过越好了。”村民王龙环几句话道出了全村产业发展带来的生活改变。 茶仙谷占地600余亩,按照“田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场馆变体验馆、基地变科普园”的融合发展思路,打造成集种植采摘、茶产品展示、茶文化交流、野生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基地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年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难题,还丰富了沿山旅游业态,促进了消费增长,走上了“茶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新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九龙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地域特色与农业资源、乡土文化以及旅游要素相结合,积极探索推广“租金+股金+薪金”带动模式,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猕猴桃产业园。同时,深入挖掘农业产业附加价值,将农副产品、特色美食、民俗文化、乡土特色与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不断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 乡村旅游激活振兴“引擎” 青山有了变现的“路径”,乡愁成了带动乡游的“基石”。十年来,九龙镇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以绿水青山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花厢•九龙山院子坐落于田野之间,是集乡村度假酒店、商务会议、文化展示、特色砖窑建筑等于一体的艺术型、精品型乡村度假目的地。这里春拥桃李、夏揽青山,秋赏红叶、冬观白雪,小院之美收藏在四季辗转之间,不仅满足了游客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一体的全新旅游体验,也成了九龙镇全域旅游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花厢正式投用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也为当地群众打开创收新路子。”当地村民龙涛告诉记者,十年时间里,九龙镇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和项目,村民乘着发展东风,开起了农家乐、民宿,并在沿线公路摆摊售卖农副产品,纷纷走上了致富路。 初秋时节,坐落于九龙镇棚花村半山腰的“梦里•阑珊处”民宿,东窗半开。抬眸远眺,青山含黛,田畴如画。茗香、看山、抚琴等客房名字,凸显了主人对诗意生活的无尽向往。 “青山绿水间思忆乡愁,既满足了我的人生追求,又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2020年,民宿业主孟海林瞄准棚花村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开办了“梦里•千百度”民宿,凭借周到的服务和美味的特色菜品,积攒了一批回头客。紧盯游客需求变化,2021年初,他又流转了当地村民在半山腰的闲置房屋,打造了“梦里•阑珊处”,该民宿集观赏、休闲、互动、音乐、吃住为一体,满溢悠然清新之意,一时火爆至极。如今,棚花村共有40户村民发展起了民宿产业,打造出了升级版幸福美丽新村。 旅游离不开服务。九龙镇始终把“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理念落实到全域旅游发展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加强旅游服务和管理,不断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同时以沿线特色村庄为节点,将片区内田野、乡舍、营地、民宿等景观链接融合,将鲜花、草木、诗意庭院植入院前屋后、乡村角落,实现“农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的华丽转身,完成了从“山妹子”到“俏佳人”的乡村“美颜三步走”,为乡村旅游发展再添一把火。 美丽乡村留住了无数游客的心,也折射出镇域时代发展大变化。十年来,九龙镇创新开发滑草场、滑翔伞等优质旅游项目,丰富游客体验,拉动消费增长;围绕九龙里、熊猫里、滑草场等旅游资源,打造花棚子、花宿、花厢等网红精品民宿,引导周边群众互补发展餐饮、民宿、农家乐等配套产业;形成了“绿道系统+田园社区+农业体验”的互动发展格局,国家4A级景区集聚效应更加凸显。2021年,全镇实现游客接待12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698万元。 以产兴村,以旅兴业。从“卖农副产品”到“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农耕民俗、特色民宿、生态康养、观光采摘的多元融合,让九龙镇焕发出勃勃生机,该镇先后获评国家卫生镇、省乡村振兴先进镇、四川乡村治理示范镇等荣誉。 十年精彩蝶变,一路繁花似锦。面对新征程,九龙镇正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扎实的成效推动美丽乡村、美丽经济跨越式发展,并围绕农业观光、文化展示、浅山康养、生态度假,继续深度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全方位激活九龙内生动能,描绘出大美九龙新图景,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部分图片系资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