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假期】“双减”后的首个暑假 真正让假期回归假期
作者:申梨 文/图 责编 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8-24    

今年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暑假,没有学科培训的“束缚”,中小学生们是否过上了多姿多彩的假期生活?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艺体培训机构、图书馆、体育馆、学校等场所,到处都是孩子们的身影,他们沉浸其中,通过不一样的打开方式给了家长一个“大写”的惊喜。

以书为友 让孩子过一个“书香”暑假

炎炎夏日,图书馆和书店成了许多学生欢度暑假的首选之地。8月15日上午,记者在绵竹市图书馆看到,各个阅览区都坐满了人,其中中小学生不在少数。

“暑假我没有报培训班,就在这里写作业,写累了就拿本书看看。”每天,紫岩小学五年级学生宋云熙都和同学相约一起来到图书馆学习。

今年16岁的学生李锐,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来到图书馆看书。一下午的时间,他认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中国历史类书籍。“我喜欢钻研各类青铜器、古枕头等文物,从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李锐说。

“我很喜欢带孩子来图书馆,这里环境安静适合学习,而且可以免费看书。”学生家长李先生说。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没有了学科培训的压力,他们觉得很开心。趁着暑假,看一些喜欢的书籍,做一些喜欢的事情,让假期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

兴趣班火热 孩子沉浸多彩艺体世界

每天一大早,学习舞蹈、乐器、书法等专业的孩子们带着灿烂的笑容,陆续进入各个艺术类培训机构,开始接受知识的滋养和体能的训练。自“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孩子们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既丰富了他们的假期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少年儿童的艺术素养。

家住安顺路的李德敬平时工作时间不固定,暑假无暇照顾孩子。于是,他把孩子送进市妇联举办的公益班。“每天课程都不一样,有科学课、手工课还有羽毛球课,她可喜欢了。”李德敬说。

8月15日上午,在绵竹一家健身房内,小学员们正专心地接受教练的指导,在水中游来游去。张女士的儿子下学期读小学三年级。“趁着暑假学会游泳,既能享受亲水的快乐,还拥有了一项必备技能。”

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也受到家长和孩子的喜爱。记者走访多个篮球、羽毛球等体育俱乐部,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他们的学员大多是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积极合理的运动能帮助孩子长高,也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如今,暑期培训班从“学科热”转变成了“体育热”“艺术热”,带动了孩子美智体全面发展。

自己做主 真正让假期回归“假期

记者走访发现,“双减”之后的这个暑假也有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学习成绩的好坏更多取决于孩子养成的学习习惯以及周围的学习氛围,小学阶段的小孩子可以多学些感兴趣的东西。”范玮琦告诉记者,孩子的暑假分成了两部分,第一个月用打卡的方式,督促完成暑假作业和运动、阅读。第二个月的安排则更注重社会实践,她会带着孩子去景点休闲、品尝美食,还会去体验劳动、感受非遗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痛痛快快地玩。

“我们都要心态好,不能过于焦虑,要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走自己想走的路。”二胎宝妈陈嘉认为,暑期本来是给孩子休息的时间,孩子身体健康最重要,要注重劳逸结合,引导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让假期回归“假期”。此外,假期里,还可以留一定时间让孩子对学科进行复习和预习,为新学期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