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农商银行富新支行:“党建金融”一盘棋 乡村振兴赋新能
作者:黄旭 杜晏章 记者 王平 文/图 责编:唐敏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8-18
富新镇党委书记与绵竹农商银行富新支行行长走访企业座谈 曾经,基层金融服务供给难以到达“末梢”,农村“贷款难”和银行“放贷难”问题并存。今年以来,绵竹农商银行富新支行将工作重点融入富新镇党委政府十大微型改革项目推进工作中,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立足“党建引领、资智赋能、政策到底、服务直达”四维模式,释放“党建+金融”叠加效应,促进金融与产业发展双向联动,开创政银村多赢局面。 “背靠背”授信 备足群众致富马力 农村地区有较强的金融需求,但由于村民缺乏抵押物等原因,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为此,富新支行组建由业务骨干、村民小组长和德高望重的党员代表组成的“背靠背”授信评议小组,根据村民家庭生产经营情况、资信情况、社会评价以及有无不良嗜好等多个维度,开展评级授信工作,力求做到严格标准、客观公正。这种根据评议分值给村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匹配相应额度的信用贷款,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地区贷款需求,同时也培养了村民的信用意识。 富新镇吉兆村整村评级授信智能农贷推广现场 2021年富新支行评定并报送人民银行信用村3个,在富新镇掀起了“诚信风”。目前,富新支行已对辖区4个村实现“整村授信”覆盖工作,完成对4000余户家庭的评级授信,授信金额共计达2亿元。村民贷款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提升生活质量上备足了马力。 “面对面”授课 深化金融服务内涵 富新支行党支部与村(社区)党支部不断强化合作,有效发挥“党建+金融”在提升农村金融环境中的作用。持续开展“大金融小课堂”系列活动,3名副书记每人对应负责4个村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巡回宣讲”。通过微党课形式开展普惠金融、涉农金融业务、防范电信诈骗等知识宣讲,把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展现。同时利用逢场天,走进群众,发放普惠金融知识系列读本和宣传折页,手把手教会中老年人使用手机银行,让更多农村地区的群众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扩大金融知识在农村地区的受众面,切实提升群众在金融服务中的获得感和满足感。目前已开展巡回宣讲12场,受众达到13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心连心”融入 精准对接发展需求 围绕“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两大任务,富新支行行长作为挂职分管金融的副书记认真落实“每周1天驻点、半年1次调度、挂职期间5件履职承诺”三大机制,在该镇党委的强力保障下,全力融入镇村工作,参与到村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加大对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乡村金融人才队伍培养的支持力度,实现对镇村发展金融需求的精准对接。现已对接12个村(社区)梳理出金融助力发展规划12项,拟为文永村、清狮村分别预授信5000万元。 “手拉手”服务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通过党建与金融联动,探索打造镇党委主导、支行与村社支部互动、农户积极参与的“手拉手”共创模式。加大走访力度,发挥“红色信贷”优势,通过走访调研与座谈研判,富新支行根据本镇产业项目和资金需求情况,在“整村授信”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全镇重点项目、企业、新型农业主体的支持力度,现已走访龙头企业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8户。其中,向清狮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大米加工厂的建设发放“强村贷”20万元,进一步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以产品创新持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农村地区客户量身制定了“第一书记振兴贷”“蜀信e小额农贷”“红色信贷—成果贷”等乡村振兴类支农信贷产品,向1733个客户发放各类贷款2.13亿元,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建立快审低息机制,以农户家庭的信誉为基础,将村(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所持股份作为增信依据,在核定的额度内快速发放信用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