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典型】战“疫”时刻 退役军人吹响“集结号”
作者:周韵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8-03
图为李亮在卡点值守 “退伍不褪色,召必回,战必胜。一声到一生到!”“为人民服务,我们在所不辞!”自我市本轮疫情发生后,全市广大退役军人闻令而动,迅速响应,有序投入到抗疫一线,参与卡点值守、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宣传防疫知识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7月27日晚上11点,绵竹市启动了第一轮区域性全员核酸检测。紫岩街道退役军人余永泉接到社区发布的通知后,立即翻身起床换上“红马甲”。“今晚通宵检测,人员肯定不够,我必须要去出一份力。你们赶紧去做核酸采样,支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给家人简单交代几句后,他匆匆赶往辖区内的核酸检测点。 回澜社区居民人多、人员流动性大,疫情防控工作面临很大挑战。余永泉和社区工作人员手持小喇叭,奔走在各个小区内,挨家逐户通知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一圈圈走下来,几人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时间紧迫,大家根本顾不上休息,又急忙奔赴下一个“战场”。 7月28日凌晨3点,余永泉穿梭在市二幼的临时核酸采样点上,引导群众出示健康码,帮助老人快速完成信息登记。在大家的积极配合下,整个采样过程忙而不乱、有序有爱。忙了一个通宵后,余永泉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简单休息调整后,他又投身到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 “当了15年兵,退役后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务社会,我感到很荣幸。”今年62岁的余永泉退休在家,平时十分热衷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本轮疫情发生后,余永泉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感动了不少邻居,纷纷为他点赞,“退役军人好样的!”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尽量不要外出,要加强自身防护。”7月28日下午3点,烈日炎炎。在紫岩街道圣新村,今年53岁的退役军人钟德华奔走在村道上,一边向村民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一边排查重点返乡人员。 在走访中,钟德华发现不少村民存在焦虑、恐惧心理。为加强正面引导,他通过发放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方式,把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个人防护措施及防疫知识,及时传递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在他和村干部的宣传引导下,圣新村的麻将馆第一时间关停,村民防控意识也得到了了很大提升。“群防群控最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辛苦一点不算事!”他表示,将继续发挥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同样忙碌在战“疫”一线的,还有退役军人康帅和李亮。“目前新市镇还未解封,请大家不要在卡口上逗留。”8月1日晚上9点,在新市镇新胜街卡口,试着进入场镇的车一辆接着一辆,康帅和李亮不仅协助交警劝返来往车辆及人员,排除疫情风险隐患,还向车主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图为康帅在卡点值守 8月2日凌晨3点,来往的车辆逐渐减少,虽然又困又饿,但两人根本不敢闭眼休息。“这两天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我们更加马虎不得,必须要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24岁的康帅是龙蟒集团的员工,此次疫情发生后,新市镇被管控,得知镇上缺乏防疫人手,作为退役军人的他主动报名,参与卡口值守工作。 由于白天要上班,康帅的值守时间被调至晚上7点到次日早上8点30分,他每天只能利用中午时间进行简单休息。几天下来,康帅熬出了黑眼圈,大家调侃他为绵竹版“冰墩墩”。在卡口值守的这几天,让康帅最为感动的便是群众的一声声道谢,他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40岁的李亮在家务农,本轮疫情发生后,他立即投身到防疫工作中。虽然是本地人,但这几天他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熬夜值守、半夜干饭已成了常态。“面对疫情,作为退役军人我更要在战‘疫’一线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他笑着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居民小区、街头巷尾、农村院落、核酸检测点……在绵竹抗疫一线,还有很多的退役军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构筑起了防疫安全屏障,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和“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图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