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绵竹:农文旅融合发展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作者:周韵 尹翔 何佳 文/图 责编:李莲     来源:绵竹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7-26    

仲夏时节,梨果飘香。走进绵竹沿山路段,一个个饱满的梨子点缀在翠绿的树叶间,“染”黄了大片山脉。慕名而来的游客穿梭于果林间,一边采摘,一边品尝,尽情地享受着惬意的美好时光。

近年来,绵竹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沿山村民大面积种植梨树,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采摘体验游、民宿文化游、观光休闲游,实现了以农业留乡愁,以旅游聚人气,绘就了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汉旺镇新开村,摆摊售卖梨子的村民一字排开,不少客人正驻足挑选。随着当地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沿线村民嗅到了商机,纷纷将水果摊搬到了公路边,小小梨果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走进九龙镇棚花村,漫山遍野的梨树郁郁葱葱,浓浓的果香沁人心脾。村民马彦凤穿梭在梨园里,忙着采摘、装框,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梨花妆点村庄,梨果增加收入,果农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马大姐家里种植了2亩梨树,通过摆摊销售,收入十分可观。

步入梨花湾,层层叠叠的绿叶间,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枝头。经过20余年的培育和发展,梨园内的梨子香甜可口,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采摘乐趣,还能饱览沿山风光。近年来,随着绵竹梨花节的连续举办,朱旭芳将梨树种植面积扩大至60亩,并通过引进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生产管理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梨子产量和质量。在他的示范引领下,当地村民种植果树的积极性高涨。

“如今沿山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梨树,不少群众都是管护能手,全市梨树种植面积已达到8000余亩,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给梨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他们积极安排农技人员深入基地手把手指导,实现基地技术管理精细化。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提升果农和种植大户的技术水平,对本地品种实行科学化管护,提高本地水果的品质品相。同时立足实际,大力发展李子、葡萄、水蜜桃、猕猴桃等绿色水果产业,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除发展特色种植业外,绵竹还围绕“吃住娱乐购”,积极改造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生态康养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集产业经济、休闲采摘、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在清平镇羌山小院,民宿业主刘光兰泡上一壶清茶,陪着远道而来的客人闲话家常。“避开拥挤的人群,享受宁静的生活,很自在。”游客陆清说,当地民宿业主通过提供个性化休闲服务与多元化旅游体验,让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引得更多人在绵竹寻找乡愁。   

随着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清平镇瞄准山水资源禀赋,建起了彩色民房、星空泡泡屋、特色民宿,跑起了浪漫的观光小火车,打造出金色的童话世界,拓宽了村民的生态致富路。

为了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当前,画境绵竹九龙里、清平里、年画里等8个乡村旅游综合体逐步成形。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中国玫瑰谷等旅游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沿山镇村还将继续深度挖掘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农事节庆文化等,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生态农业庄园,培育一批星级农家乐和特色民宿,全力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发展之路“绵竹样板”。